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警惕“审丑疲劳”让公众失望

www.fjnet.cn?2013-01-18 12:30? 徐  娟?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每次在审计署的公告中,总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部门违规资金少则几十万,多则数十亿元。而违规的手段,不外乎违规招投标、非法用地、私设小金库、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等,几乎是屡审屡犯,甚至导致公众“审丑疲劳”。(1月17日《新京报》)

近十多年来,公众对审计报告的态度,就像川剧绝活“变脸”一样。刚开始是审美,为“审计风暴”喝彩,为审计部门当好公共财政的“看门狗”鼓掌;接下来是审丑,为审计暴露出的触目惊心的问题感到震惊,对严肃查处“丑”问题寄予厚望;而现在人们是审丑疲劳,因为曝光的总是老面孔、老问题,屡审屡犯、屡犯屡审,大众逐渐失去看“猫和老鼠”游戏的耐心。

导致公众审丑疲劳的原因,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审计责任没能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目前对于审计出来的问题,除了直接贪污受贿,对那些挪用资金、挥霍浪费,包括决策失误致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似乎很少听过哪个被审出问题的责任人引咎辞职,或是被追究法纪责任的。如果说刚开始,审计部门这只“看门狗”叫叫可能会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也能吓吓违法单位。可时间一长,大家发现这只“狗”只叫不咬人,或者说咬不伤人,自然就没人怕了。结果只能是你叫你的,我做我的。

审丑疲劳表面上看是公众一种无奈的表现,其实是在用冷漠的眼光在看审计功能。往深里说,是一种信任动摇,对体制内的自我纠错、自我查处产生了怀疑。就像体检一样,每年都做固然好,发现了问题及时对症下药才是关键。怕的就是,明明发现了问题,也知道该怎么治,却不去治或治得不彻底,小病就难免拖成大病,这才是问题的最为危险、最为可怕的。

我们不能让公众的无奈变成失望,不能让“审计麻木”变成“麻木审计”。要让大家看到更多的信心,还是那句老话,必须把责任落实到位。既然有了“看门狗”,不能只是叫两声就算完了,最重要的是“狗”叫了,发出了预警甚至发现了问题,主人要引起重视,下决心打算干点什么。只要下决心、下气力干点什么的时候,立法就会及时跟上,机制就会完善起来,惩处就不再落空,“审计风暴”就有可能真正刮起来。到那时,老百姓的脸还会像川剧“变脸”一样变回来——变得热切关注,变得积极参与,变得有力监督。

  • 责任编辑:邓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