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低效“随手拍”,也是民间公益的一次演练

www.fjnet.cn?2012-08-30 08:40? 然  玉?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更多观点:

随手拍有爱 随便发欠妥

不能因"无被拐"就否定"随手拍"

28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通过官方微博首次就自去年在微博上兴起的“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发声。该局官方微博表示,自这一网民自发行动开展以来,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建议“发起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让爱心廉价支付,更不能让无辜者心灵受伤。社会需要爱心,同样也需要尊重。”(8月29日《山东商报》)(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为源自网络的民间行动,“随手拍”在伊始的如潮掌声之后,便陷入了纷杂的争吵之中。只是,过往的“质疑”多集中于权利、伦理等抽象层面。而公安部的最新发声表明,即便从最功利的效果论视角考量,“随手拍”也意义寥寥———当民众的爱心被广泛动员,却最终被证明做了件“无效的事”,想必会极深地刺痛那些广泛且真诚的善意。

随手拍,当然能推动“儿童远离乞讨”。那些悲悯、震撼的画面,以冲击观者感官的方式,唤醒了更多人的恻隐之心。但是,这种“身家不够清白”的手段,终究难以持久。“给下一代起码的膳食保障、基础教育、生活环境”,乃是一个国家天然的道义责任。针对此类已有定论的议题,民众、舆论、专业机构等,大可公开、充分地讨论,合力形成笃定的公共倡议。如此,不仅可以摆脱非议,且更加直接、有力!

附着在“随手拍”之上的,那些关乎“效果、目的”的暧昧纠葛,也该加以梳理了。一方面,“随手拍”基本无助于打击拐卖;另一方面,帮助儿童摆脱乞讨,本有更能直达目的的途径。被动员起来的民众,不应为维护一己尊严,而拒绝纠偏与矫正。事实上,“民间公益”本就允许试错,特别是在“政府包办一切”的治理模式内,民众勃发的善意,难免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最终走上有理有节有效的正轨。

那么,纵使“随手拍”被证明低效,而那些热心“拍照解救”的网友也是值得肯定的。民间公益的水准,本就无法一蹴而就,就权当“随手拍”是一次不成熟的演练罢了,所幸后果尚且可控!

□然玉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