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高考状元游街”背后的科举情结

www.fjnet.cn?2012-08-02 09:09? 胡  艺?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4名身穿校服的小伙子合力扛起一块大幅“喜报”,一名胸戴大红花的男生穿过天窗站立在一辆黑色轿车中,紧随其后的是数十人组成的腰鼓队,闹市区行人纷纷驻足围观。7月31日,一则“恩施状元游街”的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围观。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高级中学周校长向记者证实,该校学生杨元以668分的高考成绩,成为全县以及恩施州的理科状元。学校组织师生举行了庆祝活动,鼓乐队是学校花钱请的。(8月1日《楚天金报》)

如果说东莞虎门对高考状元发放数十万元奖学金是物质重奖的话,恩施来凤高中让高考状元游街可谓是一份精神大奖。虽说状元游街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其负面效应不可小视。

教育部三令五申地方与学校不要炒作高考成绩与高考状元。但是,高考成绩仍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高考状元,不仅会获得政府与学校的呵护、褒奖,还会受到媒体明星般的关注,他们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甚至星座都会成为新闻。不少高考成绩不错的学校都忙着向社会“报喜”,街上或者学校门口就会扯出以下横幅或标语——“热烈祝贺**校**理科(文科)成绩全市(区)第一”、“热烈祝贺**多得文科状元”……还有的地方不惜花钱在媒体上进行广告宣传。

禁止成绩排名,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年年都在说,有的地方还出台了不炒作高考状元的规定,但是呼吁归呼吁,规定归规定,高考成绩照炒不误。尽管好多地方不具备像东莞虎门那样一掷千金重奖状元的财力,没有像恩施来凤中学让状元游街那样的雅兴,但是,高考状元受到来自政府、社会与校方的千般呵护、万般宠爱。

究其原因,我看除了呼吁、规定没有强制约束力以外,主要原因在于,科举考试延续下来的状元情结在某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在当前教育评价体系下,地方政府需要教育政绩,学校需要成绩筹码,应试教育土壤依然肥沃。

其实,判断一所学校的好坏、教师的优劣,本应以公民素质提高为标准,而不能单纯以高考成绩与录取率论英雄。应试教育,已经危害到了所有学生及其家长,危害到了教育本身,至于那些被热炒的“状元”们,表面上十分风光,但他们同样也是受害者。“自从得了高考第一后,自己都不知道是第几次被提问了。”某地高考状元的苦衷或许就是一个现实缩影。别说教育部强调“不炒作高考成绩”不管用,就是一些省市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定禁止炒作高考成绩,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破除不了公众心目中的高考状元情结。

虽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未被打败的大背景下,素质口号被冰冷的现实异化,升学率仍然左右着教育者的办学思维,高考成绩仍是学校与教育部门乃至政府的教育GDP。高三教师到庙堂烧香、吊瓶班、高三老师不堪重负自杀,就是“素质教育讲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干得扎扎实实”的沉重佐证。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即便地方与学校不大摇大摆地炒状元、奖考生,公众心目中的状元情结也未必消除。因为高考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何况,高考成绩,还是政府对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家长对学校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

学校让状元游街功利心强烈,值得商榷,但是,在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尚未大众化、还在依靠高考成绩选拔人才的当下,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高考成绩也是一厢情愿。要真正做到不炒状元,就要通盘考虑破除唯高考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观念,先从升学选拔体制与教育评价手段改革开刀。同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改革现行高考制度与高招体制,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否则,状元炒作仍有其现实土壤。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