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中国让“农民工”的称谓消失非常关键

www.fjnet.cn?2012-01-13 16:04? 罗竖一?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既然这个群体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即其职业已经变了,但为何还要特别加以区别,而拿“农民”身份说事儿呢?为何不把务工的市民叫“市民工”呢?

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农民客观上本就遭受种种歧视,但为何又要来个“农民权利”呢?难道农民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既然是,为何不说“公民权利”呢?究其本质,还是一种歧视,只不过较为隐藏了。尽管有关作者的本意是想消除歧视。

其实,此类怪异现象的存在,本身也反映了称谓的重要。正因如此,所以古人才教导我们:“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颇具智慧的。

众所周知,赢政当年统一中国,可谓功高盖世。于是乎,为了其名号,各方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而最终推出了“皇帝”之称谓,意即赢政之功劳比“三皇五帝”的还大。此后被沿袭2000余年,足见称谓之重要。

其实,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譬如,在一家乡镇企业,有谁会把总经理称谓为“农民工”呢?尽管这个总经理原来确实是农民,甚至出任总经理后还保留着农民身份。

通常情况下,为何都要改口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就是称谓非常重要。

正如笔者在此前的一篇题为《中国取消“农民工”称谓是历史迈进一大步》所讲,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较长历史时期,中国基本不许农民自由流动。如果农民要远离家门,需事先取得当地官方的同意,并手持官方的证明。不然,往往就不能成行。否则,十有八九会受到严肃的处理。有关用人单位,也不得让盲动人口——没有证明的农民获得工作机会。其用意就是想把农民牢牢地“稳固”在土地上。但是,改革开放的东风,终于让中国农民拥有了出外就业的机会,即不必再去找官方开介绍信之类的玩意儿,就可以去外地从事“副业”了。后来,包括新闻媒体等在内的有关方面,将这个可以自由流动的群体誉为“农民工”。就此意义而言,当初提出“农民工”称谓,是反映了一种历史进步。

而且,正像胡星斗、李方平、管铁流、朱攀峰、张赞宁、杨世建、陈平凡和李松奎等8名专家在2012年1月11日向国务院提交的题为《关于政府行文中改变“农民工”称谓并籍此推动城乡户籍平权的公民建议书》所言,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各界,包括新生代的务工者,已经意识到“农民工”称谓确实存在歧视的成分并呼吁称谓的改变。2011年12月8日,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发布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新生代进城务工者不希望被称“农民工”,依然认为自己是“农民工”的,只占14%。在原有制度安排下,“农民工”较之普通工人有了低人一等的色彩,这也是超过八成新生代务工者不希望被人称为“农民工”的原因。而且“农民工”的称谓过于强调了户籍的差异,不利于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只有不断坚持户籍制度改革,剥离附着在户籍制度之上不合理的利益安排,禁止基于户籍的差别对待,才能真正让“农民工”称谓走进历史。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国让“农民工”的称谓消失非常关键。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