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百万孝子批量造是“看对了病开错方”

www.fjnet.cn?2011-11-01 16:36?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30日在北京启动。该工程将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10月31日《新京报》)

相信,很多人都会对所谓的“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感到陌生。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委员会,凭借一个“五年培养百万孝子”的宏伟计划,一炮成名。只是,孝子工程却并未讨得公众的芳心,网民纷纷诟病其为“形式主义”、“花瓶工程”。

应该说,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弘扬孝亲敬老美德,找准了当下社会“重知识、轻德育”的问题。曾几何时,我们这个“百善孝为先”的文明国度,也开始遭遇孝心缺失、感恩意识淡薄的尴尬。就在孝子工程启动的同一天,备受关注的“留学生弑母案”作出一审判决,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随即拿出水果刀刺伤接机母亲的汪佳晶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也是在同一日,深圳打骂父母的公务员廖天野下跪道歉,之前他对远从湖南赶来照顾媳妇和孙子的父母实施家暴,在网上引起热议。

正义的审判和悔恨的泪水,能让善良的人们感到些许慰藉。与此同时,人们也反思,是什么样让儿女对父母变得如此暴虐冷血,如何才能找回那颗被遗失的孝心?在这一背景下,百万孝子批量造颇有些讨巧的味道,但尽管看上去很美,却是“看对了病开错方”,徒具观赏价值。

首先,孝心培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孝亲敬老属于道德层面,仁孝之心的形成更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正所谓“心病还需心来医”,培养青少年的感恩意识,需要借用中医的“温补”之道,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可能短时间速成。反观孝子培养工程,“百日培养,三年跟踪,长期帮助”疑似拍脑袋决策,试图以西医“手术刀式”手法解决问题,更是不顾客观规律,急功近利,注定无法药到病除。

其次,不改革教育思维“治标不治本”。孝心缺失的背后,是学校和家庭“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失衡。学校成绩第一的评价机制不改变,家长“考上北大就是孝顺”的畸形思维不去除,一两堂品德课很快就会淹没在题海之中,而孝心培养仍然是那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难以想象,让学生开“低智商”鉴定来开脱自己教育失职的老师,会在孩子心灵上投射下怎样的倒影。这样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怎能去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心存感恩。

此外,小孝子培养与社会脱节更是“缘木求鱼”。孩子是一张白纸,未来图画的美丽或丑陋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和社会描绘的结果。正如有专家指出,“如果整个社会冷漠并充满戾气,要求孩子们普遍有平和宽厚与爱的美德,是不切实际的。”成人世界的道德滑坡,也会让孩子受到负面的熏陶。最近,深圳媒体持续关注“五个孩子难养一个娘”事件,面对记者采访,5个子女均坚持“只愿承担五分之一的赡养费用。”父母为了赡养老人斤斤计较,无疑给孩子们上了最坏的一堂道德课。对于社会传统道德的重树,显然靠一个民间文化组织难以担当。

加强德育,培养孝心,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静下心来全盘规划稳步推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百万孝子批量造,是不切实际的浮躁想法,只会让我们陷入道德大跃进的幻觉,迷失青少年培养的真正方向。轰轰烈烈的运动过后,除了捧红一个默默无闻的民间组织,我们的精神沙漠还是雨过地皮干的贫瘠土壤。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