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要总拿电动自行车的标准问题说事
www.fjnet.cn?2011-07-19 07:42? 常世强?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笔者从有关媒体获悉,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1.2亿辆,是目前拥有电动自行车最多的国家。我国有90%的电动自行车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也就是说有90%的电动自行车超标,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量轻,二是速度快。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因其方便快捷、环保、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确实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有利的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节约了大量的能源,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但因其重量轻,速度快,发生事故的概率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关于电动自行车生产标准与安全,电动自行车是否属于机动车、是否应该挂牌等问题,一度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讨论热烈。

在笔者的印象里,每当出现一款新型交通工具,似乎都要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早些年,摩托车的出现,因其速度快,重量轻,附着力小,发生事故的概率大,也曾受到社会各界的一片声讨,但无论发生多少事故,讨论多么热烈,却无法阻挡人们对它的热爱,使用摩托车出行也一度成为一种潮流。谈及摩托车的安全性,在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要想死得快,买个一脚踹。然而,曾几何时,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出生,摩托车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和视线,日益被方便快捷、节能、环保的电动自行车所取代。应当说,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相比,无论是安全性,还是在节能环保上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现实是,面对日益普及的电动自行车和因电动自行车而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声讨声也是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纷纷在电动自行车的生产标准、是否属于机动车、是否要挂牌等方面讨论不断。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关于以上讨论已经有些时日了,但讨论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至今,仍然没有让我们看到一个标准的答案。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汽车、摩托车还是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时代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任何一种交通工具的速度都不能像人们蹬自行车那样慢,那样不仅会浪费人们许多宝贵的时间,而且也似乎已经不能适合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但凡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只要在一定的速度和重量条件下与人或相关车辆发生碰撞,都会对人或车造成一定的伤害,自行车都是如此,更何况依靠电力来提供动力的电动自行车?与其一味的在电动自行车的重量、速度等生产标准上讨论来讨论去,不如在其他方面寻求些解决的办法,以较少各种交通工具间以及交通工具与行人之间发生碰撞的几率,这不仅是治本之策,也是营造良好交通环境的一种有效手段。

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农村,驾骑电动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妨在限速的同时,对路权进行一番科学合理的分配,就像我们设置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那样,何不在马路上再进行一下分割,在设置机动车道、人行道的同时,再划分一条属于电动自行车的自行车专用道呢?据笔者所知,这样的路权分配模式在国外已经有之。而我国北京市在马路上设置机动车专用车道和公交车专用车道的做法,无不能从侧面来反映如此分配路权的可行性。各走各的道,互不干涉,这样,电动自行车和其他车辆又怎会频频发生交通事故呢?其次,在科学合理分配道路资源的同时,应加强交通管制,从严管控交通。交通秩序的好坏不仅在于交通设施本身的好坏,更在于交通法规以及人们对交通规则的认知度和遵守程度,如果人们对交通法规知之甚少,甚或是全然不知,想必,在遵守交通规则上就会大打折扣,因为他不知道交通法规是如何规定的,严肃性何在。各级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有效媒体,对人民群众扎实搞好交通法规常识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其切实从思想上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一旦有人违章,应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俗话说得好,办法总比困难多,与其天天拿电动自行车的标准说事,不如多在解决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争道上多想些办法,想必,如此一定能大大减少电动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交通秩序也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维护。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