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谁来为农村优秀生源“加分”
www.fjnet.cn?2011-06-24 09:12? 李泓冰?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让弱势群体有通过教育改善个人乃至家庭命运的机会,是一个健康社会以积极方式调整社会利益格局的最好路径之一

高考结束,关于高招的议论热了起来。比如,自主招生仍在不断升温,北大发布了2012年“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方案。再如,关于各种高考加分政策的争议不绝于耳,折射出人们对教育公平的种种期待。

尽管目前的高考制度因其应试性过强、选拔标准过于单一屡遭诟病,奇怪的是,但凡出台关于保送、自主招生、特长生加分等高校招生改革方案,却总会受到质疑。这或许是因为,一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另一方面,也确有些新规有着抢生源的醉翁之意。

生源大战的几近白热化,已“前移”到了高二、高一。不过,细细分析这些举措,大部分的着眼点还是城市生源,甚至是一线城市的优秀生源。而农村生源却在越来越多的自主招生新政中,日益不利,甚至默默出局了。

不能否认,这些新规改变了高校招生只能走高考“独木桥”的历史,选拔标准更宽泛,改革成果也确实诱人。但更加注重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更被欣赏的理科、文学、艺术、语言、体育等方面的特殊才能,使得高中期间积极参加和自主招生挂钩的各种学科大赛,显得相当重要。

要想在“特长”比拼中获胜,不开课外“小灶”、只凭学生个人努力,可能性很小。而农村学生,本来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就极其稀缺,他们的父母,往往远在城里为孩子的学费打拼,基本的生活照顾都很难做到,更遑论请名师家教、上高价辅导班。于是,相对来说很难培育出“特长”的农村学生,就只剩硬拼一条路。而目前高校招生特别是名校招生,从“裸考”生中录取的比例越来越低,无疑加剧了农村生源在高校中逐年下降的趋势。

普及义务教育,让城乡孩子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且让弱势群体有通过教育改善个人乃至家庭命运的机会,这是以积极方式调整社会利益格局的最好路径之一。如果这一路径被“堰塞”了,会让农村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觉得,很难看到改变命运、重振人生的希望。从这个意义上说,关注弱势群体,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

其实中国农村卧虎藏龙,是最为庞大却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一座人才宝库。高招时将眼光更多地投向农村生源,受惠的不仅仅是农村学生。毕竟,多元文化的融合,既能促进社会和谐,也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君不见,当年从高校中走出的多少农村孩子,如今都已成为社会各界栋梁!

那么,谁来争抢农村优秀生源呢?在自主招生改革中,能不能出台专属农村生源的优惠政策?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际上一些高校的招生方式,对贫寒家庭的学生、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家庭残缺的学生,给予更大的录取优惠。

希望各高校,特别是名校,在争抢生源大战中,更具社会责任感,更着眼于学生潜能,将招生目标更多地锁定在农村、锁定在辽阔的田野……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