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同归于尽能解决问题吗?
www.fjnet.cn?2009-03-06?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16岁的儿子原本成绩优秀,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就一天比一天往下降,天天找借口逃学,泡在网吧里,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丈夫远在深圳打工,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肩上,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对儿子进行劝告、教育、打骂,仍然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情绪失控,竟然拉着儿子到铁路上同归于尽,幸好被路过的铁警发现后救下。(2009-03-05 《广州日报》)   

  青少年网络成瘾绝不是个案。而导致母子竟然要同归于尽的现象确实少见。万幸!母子平安!对于生命的宝贵而言,网瘾又算得了什么呢?社会进步,高科技飞速发展,网络功能的巨大,网民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凸显。依赖就是一种瘾,而瘾就是一种病。《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主要起草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指出,在13到30岁年龄段中,网瘾发病率高达13%,而且多是在13到17岁的青少年.举目四望,单位家庭,大街小巷,无不为网吧高速、光纤宽带占据着。上网环境空前的便利,如何让孩子们不上网?   

  与网络同归于尽,还是与孩子同归于尽?严禁孩子们进入网吧上网,只是一句干嚎的口号。从每一所学校周边,如雨后春笋般遍布的网吧即有端倪可察。凡事堵则废,疏则立.网络也是如此.做不到让孩子不上网,就应当知道孩子在网上干什么,不要总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之后,大呼小叫,再去想补救的措施。我们为何不静下心来想想我们的孩子究竟为什么如此迷恋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我们该如何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出现呢?家庭,学校,社会是支撑孩子健康发展的三大支柱,任何一个支点的软弱与失败都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孩子迷恋于网络不能自拔,家庭的因素首当其冲。绝大多数的孩子上网都是在课余以外的时间,而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的家长都陪孩子做了什么呢?孩子的需求是两方面的,即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精神方面的需求,以为让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全部,这就为问题的出现埋下了导火索.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孤独,寂寞,不可避免成了现在孩子的代名词.他们更多地渴望家长在情感上对他们关注,更需要家长对他们的爱好加以正确培养.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都该好好反思一下,生活中我们都跟孩子做了哪些情感的交流?对孩子的追求与爱好我们又了解了多少呢!在陪着孩子逛街逛商场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考虑过,陪着孩子一起去书店坐坐呢?相信家的温暖,亲情的力量,爱的港湾,是可以感化那些迷失在网络里的孩子们的!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存在问题的。这也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方面.随便去学校找一份班级成绩单看看,你会大吃一惊,排在前面的固然有考满分的优秀学生,但不及格的大有人在,考十分八分的也不乏其人。对于这些个落后的孩子而言,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对他们来讲简直就是听天书,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学习的断档,恰被网络连接上。所以建议降低基础教育的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宽知识面,尤其是人文方面的知识。我们应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教会学生如何生活上.这一点,国外的教育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除了在课程设置上改革以外,学校还可以考虑利用班会时间对青少年上网加以正确引导.家长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可能存在问题,这也需要学校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对家长予以引导,老师可以介绍一些,优秀家长可以多交流一些,形成家校齐抓共管的氛围.   

  社会方面,不能再把严禁孩子们进入网吧上网,仅当作一句干嚎的口号。在主要监督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净化网吧环境,优化网络资源,严格控制网吧发展的数量,特别是每一所学校的周边,黑网吧坚决取缔,正规网吧要有专人专职管理,着力营造文化氛围浓郁的新时代网吧的同时,应当考虑建立适合于孩子上网的专属网吧,为我们的青少年提供丰富健康益智的信息空间,引导孩子们正确上网。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上网才不再会成为一种病;只有这样,我们所看到的这则恐怖的新闻事件才不会再发生。(周俊飞)

(责编:刘宝琴)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