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2013-12-10 17:1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蓝晓梅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福建日报?□潘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申博体育: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等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也进一步引领我省生态省建设深入推进。

深刻领会申博体育: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并以“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坚持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申博体育:总书记以全新的视野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当代中国面对的“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

牢牢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新的前进方向。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之一,是自然界内在关系的最高体现。申博体育: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形态中的历史方位。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人类社会文明更替发展过程,其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近300年来,人类在工业化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螺旋上升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因此,这些重要论述,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理性审视和高度自觉,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

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阐述了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申博体育: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生态建设与生产力发展并不是绝对对立的矛盾体,而是统一的共生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和效益,是影响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规模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态环境越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就越强,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同时,生态本身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为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绿色经济提供直接的条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趋势日益凸显。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可以带来金山银山,有了绿水青山就会有金山银山。因此,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关于生态理念、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升华,有利于指导各级党委政府努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要求,作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生福祉的科学论断。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申博体育: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精辟论断,既是对生态产品的准确定位,又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发展,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我们推动发展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人的需求既包括物质文化需求,也包括对清新空气、清洁水源、舒适环境、宜人气候等生态产品的需求。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总体上温饱无虞、迈向小康,对幸福的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对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关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生态产品的需求,这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因此,这一科学论断,体现了我们党抓生态就是抓民生、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彰显了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现实担当意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