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创新机制促进福建省人工鱼礁建设

www.fjsen.com?2013-11-11 15:3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刘春荣

人工鱼礁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增殖渔业生物资源,是调整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建设生态渔业的重要选择。我省海洋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丰富,建设人工鱼礁具有一定的基础条件,应创新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技术机制,推动人工鱼礁建设有效发展。

人工鱼礁是指由一个或多个自然或人造物体组成,并有目的地设置于海底,以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我省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沿海天然岛屿岩礁众多、海域广阔,为开展人工鱼礁建设提供可能。二是河流多,营养丰富,众多河流为沿海水域带来大量淡水和各种营养物质,有利于海洋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从而形成经济鱼虾类的良好索饵和产卵场所,对提高人工鱼礁建设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气候适宜,海洋环境质量较好。四是海洋生态的环境条件与渔业资源的本底条件优越,福建海区岩礁鱼类、珊瑚礁鱼类及其他趋礁性的种类资源丰富,投放人工鱼礁群和鱼礁带,可有效扩大这类增殖对象的栖息场所。五是拥有雄厚的海洋与渔业科技力量,福建是我国南方海洋与渔业科技力量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有现金赌场app下载: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和省海洋研究所等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专门从事海洋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目前,我省已在漳州诏安、泉州惠安、莆田秀屿、宁德礁城等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六是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福建拥有海洋生物种类2000多种,良好的资源条件,为人工鱼礁的生物资源增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我省应创新机制,推动人工鱼礁建设,促进生态渔业发展。

创新投入机制,促进发展。人工鱼礁投入大,见效时间长,生态效益明显,具有较明显的公益性。投入经费筹措是人工鱼礁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应创新投入机制,积极推行股份合作的筹资方式,调动社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带动民营、个体等资金参与人工鱼礁建设。也可以探索以公司+渔户的形式,资金主要由公司投入为主,劳务工作由渔户承担。

创新管理机制,规范发展。管理是人工鱼礁取得实效的关键。要创新管理方式,与投入方式创新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积极性,发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管理。也可以探索以渔业合作社的形式,动员合作社成员参加管理,以提升管理效益。此外,政府应在设计、选址、制造、运输、投放、验收、检测、招投标、监理等程序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方法,以保证质量。

创新科技支撑体制,推动发展。加强对人工鱼礁的技术研究以及投放效果的评价,不断总结人工鱼礁投放经验,对保持人工鱼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人工鱼礁建设是新鲜事物,涉及生态环境、水产资源、鱼类行为、海洋动力、水工材料、礁体沉降防范、生态效果调查评估、工程质量跟踪监测等多类学科。目前,有关科研单位或技术推广单位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较少,相关规程、标准、建设程序及规章制度需要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人工鱼礁工程建设效果评价工作。当前,应着重以海洋功能区划为指导,加强对全省海域资源进行调查,摸清全人工鱼礁资源可用情况,重新制定人工鱼礁总体发展规划,确定合理布局,同时,要加强对人工鱼礁投放技术的研究,提出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人工鱼礁建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是要做好已投放人工鱼礁的效果评价,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人工鱼礁建设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省水产设计院)(东南网——福建日报)

  • 责任编辑:蓝晓梅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