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新农民 新农村 新画卷—十六大以来新农村建设

www.fjsen.com?2012-08-13 16:10? 李 慧?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通村公路宛若玉带,一辆辆大货车、出租车、摩托车满载着村民丰收的喜悦来往如梭……前不久,四川省南江县长赤镇农村公路铧竹路的修通,让沿途的村庄、田野、山丘连成一幅幅美景。

长赤镇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我国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10年来,我们在农村的改革和探索一刻也没有停歇。改革,以其巨大的勇气、智慧和力量,将中国的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彻底改变了中国农村和农民的面貌。

从哺育到反哺:政策转向展现思路变迁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以工业反哺农业和城乡一体化为内核的新的“三农”政策体系逐步确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人们不会忘记:2004年至2011年,中共中央连续发了8个一号文件,通过调整国家和农民的关系,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人们更不会忘记,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不仅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还系统地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的政策思路与实现路径;

10年间,中央“三农”投入逐年增长,在宏观调控中始终坚持加强和保护农业,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等支农惠农政策,实施了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制定了对粮食主产区和财政困难县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强化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逐步形成了新时期保护和支持农业的政策体系框架。

……

一个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让我们看到,党对农村的政策既重视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又着力增加农民收入;既重视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又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关心农村社会、生态环境、农民生活、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凸显了协调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心。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