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不可忽视文化在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www.fjsen.com?2012-08-13 16:08? 指出?来源:江西日报 我来说两句

李义平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我国正处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能否顺利完成上述“健全”和“转变”,文化建设的作用特别重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其说是一种经济层面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层面的追求,因为说到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路径的转变。这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简单地上几个项目的问题,而是要把创新作为原动力、作为一种常态;着力于启动内需,特别是消费性需求;着力于提升产业链,着力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而不是单纯的政策刺激;着力于合理界定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让企业家充分发挥创新和提升产业链的激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更为主动、稳健、持续,更有话语权。所有这些不啻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文化层面的转换和提升。

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纯粹的“经济体制”,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正确对待财富。在法律的规制下,成为合乎职业道德的富人,即成为对社会贡献大的人,应当是一个人的正常选择。二是浓郁的商业氛围和企业家精神。浓郁的商业氛围是指深藏在民间的创业、经营精神和经营才能,人们有一种强烈的致富冲动。企业家精神可以概括为永不安分,总是有着各种奇思妙想;敢于冒险,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并且有坚韧不拔的追求;永不停止,永远没有尽头;更推崇个人的独立性,不囿于传统。三是自由选择、公平竞争、包容失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魅力的真谛。有竞争就有失败,这一次失败不等于下一次同样要失败。一个不能容忍失败的经济制度不可能进行竞争和创新。四是诚信与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道德都是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丰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交易费用和管理成本。缺少诚信,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行。

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出发,审视和改造传统文化,而不是囫囵吞枣地接受,也不是脱离实际、阐精发微地主观诠释。从传统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是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文明的冲突,解决的办法就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借鉴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成果,主要是诚信、契约精神、冒险和创新等与市场经济共通的东西,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随着经济基础的变迁,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与新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变化。事实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们的文化也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引导文化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复古。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是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