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改革就是要满足公益服务需求

www.fjsen.com?2012-04-18 15:16? 盛若蔚?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改革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事业单位改革。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十七届二中全会要求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方案。2011年3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中发5号文件)。近日,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就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的又一重大决策,事关全局

问:如何理解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答: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作出的重要部署,是继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之后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的又一重大决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客观要求。事业单位广泛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领域,是政府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公益服务是民生的基本内容,公益事业发展滞后,必然会积累民生方面的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落在实处。

二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从需求结构看,通过改革,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和供给,有利于扩大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从产业结构看,通过改革,促进我国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将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向一、二、三次产业协同拉动的转变。从要素投入结构看,通过改革,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公益事业,提高事业单位的质量和水平,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和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完善我国改革开放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的改革紧密联系、相互影响。这些年来,事业单位改革一直在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但总的看,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框架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中仍存在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制约了相关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要从改革开放总体布局的要求出发,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努力形成各个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四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通过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微观事务交给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到公益事业发展上,加强对公益事业的政策引导、总体规划和有效监管,同时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强化公益属性,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目标。

检验改革成败的标准,要看几个“是否有利于”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