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轻轻一点”推进的政治文明建设

www.fjsen.com?2011-10-26 16:53? ?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抓住观念变革即思想解放这一点,就“点到要害”,又不局限于“点到为止”!所以,广东信访及网络问政的“这一点”很重!因为它以民心为轴心,以改革为起点,努力在全民参与和官民直接、平等互动中,探寻出“官拉民推”的政治观念改革路径,为在更大范围、有效破解政治改革的入口、路径及力度难题作出了及时、可贵的探索。

一、广东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试点进行的多层并发且各有侧重的政治改革实践,显现出纵横交错的改革脉络和立体多维的改革雏形。

广东创造并制度化地推行可全民参与的网络问政,那么,建立这个省委主要领导不遗余力、曾四次亲自参与,信访部门六次在线交办和不问来历的广大网友可随意拍砖、“官拉民推”的网络问政,除了可促进官民间的“传情达意”之外,还有何深意?

把“网络问政”建设放在全省政治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并和顺德、深圳等地正开展的“大部制”改革衔接来看,发现广东近年来,在政治建设中同步进行着两方面尝试:一是在具有一定改革充分条件的微观和中观(即县、市)区域内进行直接的、横向跨部门的行政体制改革突破,以拆除制度藩篱,提高行政效能;二是在全省宏观层面进行间接的、纵向点线式的政治观念改革,以突破思想藩篱,形成群治、群谋和共建的社会氛围。所以,它们分别是广东在不同层级开展政治改革中所精心布下的三个“楔子”,三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撑,形成了一个多层推进、各有侧重、纵横并行的改革战略雏形,创造了对政治制度、观念进行“榫卯”相接的联动式改革的新路径,为有效破解政治改革的路径等难题带来了新思考。

二、广东创造了政治改革中制度、观念“榫卯”相接、“软硬”兼施的联动式改革方式,形成了各层级遥相呼应、互为助力的良性改革生态。

人们常说,政治改革涉及内容庞大,其中就有行政、司法、监督等各项体制改革和“保障人民权利”、“扩大政治参与”、“培育公民社会”等诸多方面。如果我们对上述改革内容、对象尝试着按直接的、有形的“物质类”即政治制度建设和间接的、无形的“精神类”即政治思想观念、文化建设为标准粗作划分,把“保障人民权利”、“扩大政治参与”、“培育公民社会”、“实行党内民主”等方面比喻为政治“软环境”建设,把行政、司法、监督等体制改革比喻为政治“硬环境”建设。进而发现政治的这“软硬环境”关系恰如中国实木家具工艺中的“榫卯结构”,前者是“卯眼”,后者是“榫头”,找准榫头即硬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并放置在微观或中观层面进行试点,有助于政治改革的前期突破,且可控、稳妥;切准卯眼即软环境建设的突破点,并放置在宏观层面进行突围,有助于为局于一偶的试点开辟氛围,实现改革的积极、可持续纵深发展,“榫”、“卯”二者互为嵌入,合力演进。

深圳、顺德的“大部制”改革,如“榫头”一样是直接把改革的种子植入现实,力求在中、微观层面实现行政体制上的率先突破;而在全省推行的网络问政,如“卯眼”一般则为前者呼应,力求把改革的根须扎入社会,在宏观层面上先期实现观念的“兼容”,促进人们的思想变革,既防止处于“榫头”部位的改革试点处在原有体制的重围之中,行行止止,孤寂无助,又为将来体制改革层面的精准扩大累积资本与力量。所以,前者是显绩,易被人瞬间关注和留意;后者是潜绩,易被人忽视,只有持续接力才能让人惊醒侧目。但就社会观念和政治改革理念的纵深来说,后者更具有“标竿意义”,如果说经济改革在于把潜伏在民间的生产力解放出来,而政治改革的重要一环在于把隐伏在民众中参与公共管理的热情激发出来,并在具体管理活动中普及公民政治知识。尤其观念转变是最难的,但一旦启动并有所改变,其后发力和潜能是巨大的,引发的变革也最为深刻。它在刷新人们对政治的惯性认识,对政治改革的环境资源进行养护和再生中,为改革蓄势。这是广东为破解政治改革难题所作的新探索。

也正是置于广东政治改革的大背景下,不难发现,广东信访除了上述为民排忧解难、当好决策参谋助手和襄助进行预防性监督的重要职责、主要功能和积极作用外,无形中还承担起宏观层面的改革试点,促进政治观念变革的特殊使命。也看到了党委、政府鼓励民众问政的制度化建设正从线上向线下延伸,从网络问政向制定“为民办事问民意”办事机制延伸,而在另外一条大路上行进的“大部制”等行政体制改革也正在向其他各市的试点县推开。而通过广东信访的“这一点”,我们看到,改革和建设的实际作为,并不一定都是宏大叙事,有时透过一个连着民众的信访窗口和问政的小按钮,会看得更为细致和真切。政治体制改革贵在实实在在的点滴突破与创新,从这一点荡漾开去,亦可预见更大的纵深空间和未来。

  • 责任编辑:王秀钦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