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首届免费师范生去了哪里?
www.fjsen.com?2011-09-28 17:2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渗透到偏远地区还需要时间”

“保编保岗”竟让优质生源成“烫手山芋”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批免费师范生也远不能为广大基层,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的师资“解渴”。以地处西南的贵州省为例,首届466名当地生源免费师范生成了各学校,尤其是县镇一级学校的“香饽饽”。

在今年3月举行的“贵州省2011年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招聘会”上,2747个岗位和466个免费师范生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需求数与毕业生数量之比接近6∶1,用已经在遵义县一中任教的免费师范生苟国权的话来说,招聘会现场大家都在“抢人”。

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华坦言,对于“家底薄”的贵州来说,首先要确保这批优秀师资先回到省内任教,“在市、县一级就能被完全吸纳,还到不了更远的地方。随着市、县优质教师的慢慢饱和,这批教师才可能逐渐渗透到乡镇,甚至更偏远的地区,这需要时间。”

在招聘会上只“抢”到一名免费师范生的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普定一中校长朱怀志,多少有些惋惜:今年的免费师范生数量太少,要是多一些,县级中学就能吸纳更多人才。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有些地区,这批毕业生却成为教育部门的就业负担。

根据《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实施办法》,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为了保证首批免费师范生就业,各地通常的做法是“双向选择+政府安排”。如果学生没能自己找好工作岗位,生源所在地会提供“有编有岗”的教职。

“你们都不知道啊,安排这300多人真费劲!”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处长侯铁军道出苦恼。

“侯铁军们”的苦恼是:安排每名免费师范生就业都涉及岗位、编制和钱,各地的教育、人事、财政部门都必须全程参与、具体落实。“由于权限问题,很多事情,教育部门只能协调”。

这还不是最大的困难,“根本矛盾在于新毕业的免费师范生,不自带编制,占用了本地教师和等岗教师的机会”。一名教师道破“天机”:保编保岗的“兜底安排”让本就教师编制吃紧的部分地区“雪上加霜”。而且增加教师编制,则意味着地方财政负担的加重,因此,部分经济状况不好的地区对于接收免费师范生积极性不太高。

另外,“到基层和农村从教意愿薄弱”使部分免费师范生无法通过自由的双向选择实行就业。侯铁军分析说,目前江西基层教师总体上不满编,但结构上失衡,免费师范生只要愿意回来从教,基本可以解决编制和岗位。然而,农村学校基本没人愿意去,毕业生们想留在大中城市。这就造成了尴尬局面:一面是农村师资“不解渴”,一面是部分免费师范生“找工难”。

无法达成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只能由生源所在地兜底安排至相关学校工作。一名地方教育部门官员称:“到最后,不少毕业生的就业通过行政手段解决,从省落实到市,市里再落实到县。”由于学生就业期望值高,“越往下,越难安排”。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