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现代戏创作,丰赡华彩下的探索
www.fjsen.com?2011-08-08 16:29? 安葵?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了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参演剧目32台,其中戏曲26台。这次展演是对当前戏曲现代戏创作的一次检阅。认真总结创作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现代戏创作应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英模人物如何典型化?

着力表现内心情感和思想境界

参演剧目中有多台是表现革命历史和当代英模人物,这些作品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这些作品展现了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壮阔图景,构成了绚丽的历史画卷;二是在革命先烈和当代英模人物身上体现了先进思想和理想光辉。历史的人物有陈铁军和周文雍(粤剧《刑场上的婚礼》)、江姐(京剧《江姐》)、刘胡兰(豫剧《铡刀下的红梅》)。当代的英模人物李四光、申纪兰、王伯祥、王瑛、吴仁宝、李连成等被搬上了舞台。创作者不仅表现他们的先进事迹,而且着力表现他们的内心情感、思想境界。农村女劳模申纪兰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一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她的成长历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共和国的历史(上党梆子《西沟女儿》)。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书记”的王伯祥(吕剧《百姓书记》)心底无私,严于律己。这些英模人物都有一颗强烈的忧党忧国之心,舞台形象真实地表现了这些英模人物的原型,所以观众感到亲切。英模人物作品丰富了戏曲文学的语言。有些英模人物的语言很有哲理,如《村官李天成》的“吃亏歌”,说当干部就是要吃亏,肯吃亏才能挺起腰杆有作为。这样的语言掷地有声,艺术创作应该贡献更多这样的思想提炼。

艺术创作重在探索和积累。由于现代戏创作本来难度就较大,而有些作品创作演出的时间尚短,所以在艺术上提高的空间很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如何更加典型化,对于英模人物题材作品来说,依然是一个艰巨的课题,尚待攻克。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