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专访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
www.fjsen.com?2011-05-03 16:36? ?来源:半月谈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半月谈推出“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系列访谈”栏目,围绕党在90年间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诸多探索与创新,采访权威专家,给广大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记者:回望90年,您认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在哪里?

欧阳淞: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统一,带领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

1945年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正式写进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党的宗旨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内在要求和无产阶级政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凝练表达,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

纵观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尽管不同时期的工作任务不尽相同,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始终没有变。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利益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奉献精神,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最可贵的政治品格。

90年来,在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每一段峥嵘岁月、每一个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所进行的顽强抗争和英明抉择,都体现了我们党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的雄伟气魄和卓越胆识。9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和光辉业绩,犹如一幅气势磅礴、雄浑壮丽的画卷,展现着中国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记者:90年来,我们党是如何把握历史前进的脉搏,依靠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的?

欧阳淞: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大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初创时仅有50多名党员,却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工人大罢工,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新高潮。正是有了工人阶级的支持,党才很快打开了革命局面,作为一支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新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拥护,成功领导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倡导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调动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积极性,使党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到1945年,党已发展成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多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根据地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解放战争时期,面对全副美式装备的国民党430万正规军和美国的核讹诈政策,中国共产党坚信只有“人民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成功建立起巩固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创造热情,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功地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发展。

历史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这样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总结经验,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营养,始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