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同化与自决——20世纪美国印第安人政策
www.fjsen.com?2011-04-26 17: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我来说两句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原住民,两万多年前,他们就已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15世纪末欧洲殖民者的到来,打断了印第安人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他们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到20世纪初,印第安人拥有的土地已几乎被剥夺殆尽。为解决印第安人问题,20世纪美国政府颁布的印第安人政策法令不胜枚举,但这些政策反复多变,先后经历了强制同化—恢复保留地—终止保留地—重新恢复保留地四个阶段的变化,一直摇摆于同化与自决之间。

泯灭个性的同化政策

从1887年美国国会颁布“道斯法案”起,联邦政府印第安人政策的宗旨就是要把印第安人纳入美国资本主义轨道,同化印第安人。这样,其着眼点必然都是印第安个人,而不是有组织的印第安部落。“道斯法案”实施的土地分配政策和政府的印第安人学校制度,目的就是通过印第安人拥有个人份地和接受主流文化教育而使印第安人个体化,接受美国主流社会的价值观,逐渐使他们成为个体的美国公民。这两项个体化、美国化印第安人的措施主要是在1900年以后进行的。1934年修正土地分配政策的“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虽然强调要恢复印第安人保留地的自治政府和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土地归部落所有,而且该政策实施后证实了印第安人部落仍存在着强大的凝聚力,但该政策的着眼点是鼓励居住在保留地的印第安人维持他们部落的某些特质,按照美国民主制度的模式,而不是按照部落模式,建立和发展地方自治的各项制度,这无疑也促进了印第安人个体化的趋势。1953年的“终止政策”通过废除部落、重新安置计划,进一步加速了印第安个体化的进程,它鼓励印第安人移居城市,分散到白人社会中,接受白人的价值观念。20世纪后期部落体制获得再次复兴,但印第安人个体化的总趋势却不可抵挡。作为印第安人群体活动基本单位部落的人数日渐稀少,2010年美国印第安人人口达到4700万,其中只有略多于20%(1200万人)的印第安人生活在保留地内。

城市化是20世纪印第安人同化政策的又一具体体现。1890年时,印第安人几乎皆为农村人口,由于“道斯法案”的实施,失去了土地的印第安人无法再从事其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只能到保留地附近的城镇做工维生或是流入大城市谋生,此后,印第安人开始越来越多地汇入城市化的进程中。印第安人口大规模移入城市始于20世纪中期。1953年开始实施的终止政策和重新安置计划力图把保留地上贫困的印第安人安置到城市,借以拆散他们同部落的联系,使其逐渐成为普通的城市居民,以达到全面同化印第安人的目的。这两项法令因违背印第安人的意愿,同时又遭到美国公众的反对,实行时间并不长,但在其实施的短短十年中,却有不少印第安人被迫迁往城市,城市印第安人口因此大幅度增长,从那时起形成的印第安人城市化浪潮至今不息。现已有近70%的印第安人移居到城市。进入城市的印第安人经受了痛苦的社会、文化、经济和心理的冲突与调整,至今大多数印第安人仍未能适应现代美国城市生活,城市中的印第安人基本上都处于社会的底层,大部分生活在城市贫民窟中。印第安人远未融入美国现代城市生活,但城市化却已极大地削弱了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与部落的纽带作用。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