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扶持新兴产业还需“换脑子”
——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
www.fjsen.com?2010-07-15 18:05?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技术突破后还需打破市场瓶颈,政府应多举措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记者:新兴产业突破技术门槛后,政府如何跟进?

陈清泰: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突破技术这道“坎”后,接踵而来的是涉及面更宽、更为复杂的产业化瓶颈。新兴产业技术还不完善、生产尚未达到经济规模、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还跟不上、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认同程度低,往往会遇到信任瓶颈、资金瓶颈、制度瓶颈和市场瓶颈。

有些技术和产品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良好前景,但产业化初期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却明显的“不经济”。如果没有国家强力政策措施的助推,可能会因无法克服产业化瓶颈而夭折。例如激光、半导体等,在研发阶段我们还能大体跟上世界水平,但进入产业化阶段我们就败下阵来,接着就是引进、再引进。

记者:政府怎样做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陈清泰:政府不能去直接帮企业开拓市场,但可以发挥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相关政策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是引导和规制性政策。组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专门规划,将某些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组织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在技术相对成熟时,及时组织制定技术标准、筛选技术路线、组织探索商业模式的作用。

二是激励性政策。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应放开市场准入,这对新的进入者是最大的支持。为新兴产业和创新产品打通市场出口,如政府采购,这是对创新企业最大的激励。此外,应实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政策。

三是约束性政策。应提高资源税,使其反映资源稀缺的程度。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其真实反映供需关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能耗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从严执法。制定碳排放税政策并及早向社会公告。

四是保障性政策。鼓励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必要时提供投资补贴,帮助解决产业化初期融资难的问题。由政府主导规划和组织市场力量建设相关基础设施、政府补助进行“示范工程”等。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