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理论参考 > 正文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
www.fjsen.com?2010-01-27 07:51? 陶德麟?来源:红旗文稿    我来说两句

(三)大众化与通俗化的关系问题

通俗化与大众化在英文中都可以用popularize来表达,在中文的许多场合作为同一概念也未尝不可。但我以为仍以适当区别为好。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要求,离开了大众化就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会使马克思主义不起作用。而通俗化则可以理解为大众化的形式之一,是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工作。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到文艺的提高与普及的关系的基本论点,也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那就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在这个问题上,有几点值得注意:

第一,无论是提高或普及,都离不开大众化。即使是艰深复杂的、需要具有专门的知识准备才能领悟的理论问题,也不在大众化的范围之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宣传也应当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力求大众化,而不能脱离实际,闭门造车。对文本的翻译也要力求“信、达、雅”,避免因语言的失当而妨碍人们对原意的理解,产生误导。

第二,普及的对象毕竟人数最多,普及工作做不好,马克思主义就会在最广大的群众中失去阵地。因此通俗化的工作至关重要。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

第三,有的同志或多或少地认为通俗化是比较低级的、容易的工作,其实不然。把深刻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扎实的专门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老练的语言文字功夫是不易做好的。高水平的理论家应当多做一些“以通俗的言语,讲亲切的经验”的工作,当年的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冯定等前辈都为此做出了贡献。现在中宣部理论局组编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也很受欢迎。要提倡名家做马克思主义的“科普”工作,“‘大家’写,大家看”。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