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参与的分层社会保障体系
所谓“分层”,是指根据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收入状况、流动程度及定居城镇的意愿等标准,分层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并逐步向城乡一元化目标过渡。
按照“分层”保障的思路,作为主导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的行动主体——政府部门,在具体的制度建构过程中,就应该注意到农民工内部的分层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保障需求层次差别。
首先,政府所推动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能够满足农民工群体在最基础领域的保障需求,如他们在基本养老、工伤、大病医疗、失业、生育等方面的保险需求。这些基础性的保障供给为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提供的是最起码的社会安全保障,只能满足农民工群体应付最基本的生活风险。应该说,这种基础性的社会保障还只是一种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保障制度,它应该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的农民工群体。
其次,对于处在较高分层地位的农民工群体而言,除了政府提供的基础性社会保障外,他们可能还需要更高层次的保障项目。政府可以鼓励他们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渠道,如购买商业保险等方式来获取保障。政府也应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推动相关领域保障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发展型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主力军之一的农民工,其个人技能和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还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社会大局的安定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因此,必须注重人力资本投资,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在培训方法上,一定要根据农民工不同的年龄及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岗位性质等,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培训的效率。在培训中,尽可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从而达到提高知识、技能的目的。其中,菜单式培训和订单式培训是开展农民工培训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
菜单式培训可提供多种培训项目,由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自由选择。菜单式培训体现了“短平快”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培训模式,更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订单式培训则是由用工单位提出项目并且必须按用工单位的要求进行实施的一种培训方式。也就是培训机构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科学设置培训专业,抓住市场需求,先拿订单,后搞培训,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就对农民工进行什么样的培训。
提升式培训是由政府根据发展规划,提出一定时期高中级技能和初级经营管理人员的需求名录和用人的导向计划,提供相应的培训政策和经费资助,并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由农民工个人和企业自愿选择。
- 2009-12-07现金赌场app下载:大学生喜领社会保障卡
- 2009-12-01现金赌场app下载:市为厦大教职工提供社会保障性住房
- 2009-11-23全国人大到永定调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 2009-11-21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 2009-10-30民工荒现象解读: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缺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