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城市社区居民价值观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培育
——新中国60年居民价值观考察
www.fjsen.com?2009-11-24 12:40? 侯勇?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社区居民价值观在社区建设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但社区居民价值观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脱节,经历着中断、重建、发展的历史进程,建构社区居民价值观培育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是当下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

社区是社会构成单元,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居民价值观培育是社区建设的灵魂,贯穿社区建设始终,其培育状况直接影响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社区精神文明水平,影响社区成员的人际关系,影响社区建设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社区居民思想阵地和社区建设阵地不用先进正确的价值观去占领,伪科学和落后腐朽价值观就会泛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既破坏社区有序发展,又干扰社区居民正常生活,影响社区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社区居民价值观内涵与作用

西方社会学界对社区情感、社区精神、社区意识等研究较多,这些术语肯定了社区价值观作为主观建构的存在。我国从价值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德育等领域对价值观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分为:政治的、道德的、审美的、宗教的、职业的、人际的、婚恋的、自我的、人生的和幸福的十种类型。” 社区居民价值观是社区成员对价值的一般观点和看法,决定着人们评判是非、善恶、美丑、爱憎等的标准,为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乐于接受的群体意识和价值取向,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心理机制。社区居民价值观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约束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导向作用、协调作用和保证作用。先进、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可以促进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全面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区建设的发展。因此,引导社区居民进行合理的价值选择、培育社区成员科学的价值观就成为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社区居民价值观历史嬗变

社区价值观嬗变轨迹应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社区价值观的两条主线,虽然前期社区价值观理论研究缺乏,但价值观实践并未因无理论研究而不存在,按照重大历史标志性事件,笔者把社区价值观分为三个阶段:

1.社区居民价值观中断(阶段(1949-1978年)

20世纪30年代,乡村社区建设运动中的乡村建设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1949-1978年这个历史特殊时期,由于“左”倾和意识形态斗争干扰,社区理论研究被中断 ,政治斗争和“左”倾思想的窒息严重制约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到“文革“期间强国家对社会生活的控制,达到顶峰,加之同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曲折发展,“1950年-1957年健康发展阶段,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上升较快,1958年-1965年,我国城市人口出现急剧上升又迅速下降,1965年-1976年十年动乱期间,盲目地下放城镇居民、干部和青年,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出现长期停滞状态。” 虽然我国社区理论研究在这个阶段被中断了,但并不可否认实践层面上存在着社区价值观践履,存在着广泛的政治意义上的绝对服从集体利益,强调的是“国家至上”的群体主义意识,强调个体的奉献精神,呈现出片面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显著特征。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