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奥什,一名乌兹别克族妇女在一次集会上拿着在骚乱中遇害亲人的照片哭泣

吉国局势平静暗流涌动 骚乱城市路障被军方拆除

影响:世卫组织称吉国骚乱影响100万人 30万沦为难民

博弈:俄美拒向吉伸出援手 两国中亚博弈仍继续

民意:吉尔吉斯宪法公投能否顺利进行 面临严峻挑战

据美国《纽约时报》6月20日报道,全副武装的吉尔吉斯斯坦士兵20日拆除了乌兹别克人设置的防护路障和栅栏,少数民族乌兹别克人用它们保护自己和邻居免受暴乱之害,如今这些路障成了这个国家种族分裂的最明显标志。

拆除行动很顺利 乌兹别克人很担心

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奥什市市长威胁称,如果到20日下午6点乌兹别克人依然拒绝拆除路障,他将使用武力强迫拆除。很多人担心此举可能会引发新一轮冲突,但军方称拆除行动很顺利。拆除工作是在乌兹别克人的沉默注视下进行的,他们担心受到吉尔吉斯斯坦种族暴力分子的新一轮攻击。目击者称,吉尔吉斯斯坦军方犯下最凶恶的暴行。

整个周末期间,奥什城乌兹别克人恳求政府保持这些路障和栅栏,这些路障是当地人利用毁掉的汽车、集装箱和其他大型物体建立的。但是政府拒绝了,他们称这座城市的所有部分都该向每个人开放。兄弟在冲突中被打死的萨利扎-努曼扎诺夫看着附近的路障被拆除,她说:“我们当然感到害怕,但如果局势平静,我们不会重新竖起路障,生活必须恢复正常”。

一些乌兹别克人领导人担心,如果这些路障被拆除,很可能爆发新一轮的暴力袭击。但到20日晚间,大多数乌兹别克人驻地似乎都很平静。即使如此,双方但表示,他们担忧更深层的冲突随时会爆发。拥有一家工厂的乌兹别克人领导人扎法尔-阿巴尔里耶夫说:“人们不再相信这个政府,但我们没有武器,没有自己的武装部队,我们能做什么?”


6月15日,妇女们在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一个难民营内休息。新华社/法新

强奸流言传播 双方恨意增加

许多乌兹别克人表达出自己的怨恨,吉尔吉斯斯坦军方和警察继续维持奥什周围乌兹别克人驻地附近的检查站。一名检查站警卫拜特米尔-俄格舍夫称,政府的目的只是查收武器,以保证暴力事件不再发生。他相信,乌兹别克人将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

拜特米尔还称,在吉尔吉斯斯坦人中有这样一条传闻,暴力事件爆发前,乌兹别克人曾侵犯了一个吉尔吉斯斯坦妇女宿舍,强奸了数名女子。但吉尔吉斯斯坦官方、警察和医院都没有提供任何能够证明这起事件发生的证据。他说:“当我们听说我们的女人被强奸后,我们才开始聚集在一起,并决定必须起来保护吉尔吉斯斯坦人。我们必须报复乌兹别克人”。

他还说,他没有参与袭击乌兹别克人的行动,同时否认军方参与了暴力袭击,称攻击者都是信奉种族主义的激进吉尔吉斯斯坦公民。但很多乌兹别克人称,很多全副武装的士兵使用自动武器向他们开火。

吉尔吉斯斯坦南部的暴力冲突已经导致数千人伤亡,其中多数是乌兹别克人。这些暴力事件还引发难民危机,成千上万人逃离家园,甚至穿越国境进入乌兹别克斯坦,那里已经建立了几座难民营。乌兹别克人只占吉尔吉斯斯坦总人口的15%,但是他们大多聚集在南方,形成了相对繁荣的商业区。

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谴责前总统巴基耶夫煽动流血事件,但巴基耶夫否认。暴力事件已经严重影响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稳定,美军在这里拥有军事基地,用以支持阿富汗作战任务。


建立自治区是唯一解决方式

奥什城是吉尔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吉尔吉斯斯坦种族主义者的纵火行为,让许多乌兹别克人无家可归。20日,不少乌兹别克人带着恐惧,第一次返回城中,看看自己的家园和财产怎么样。很多人跪在地上悲叹或者诅咒,其他人则沉默地摇着头,不知道怎样才能恢复以往的生活。

当地幼儿园教师马玛萨迪库娃在自家院子里徘徊着,她原以为后面的房子能保存下来,但现在什么都没有剩下。到处都是破砖烂瓦,就连墙都被烧倒。她说,显然,暴力分子在浇上汽油点燃房屋前,曾洗劫了那里。他们甚至带走了地毯,然后将这里付之一炬,就像畜生一样。“我们不知道像谁求救,冬天马上就要来临,我们不知道将在哪里过冬。我们的祖先曾生活在这里,我们也不想离开。可是我们的孩子未来将会怎样呢?”

附近一位66岁老人的房子也被毁掉。他认为只有一种方式能够解决乌兹别克人与吉尔吉斯斯坦人之间的流血冲突,那就是乌兹别克人必须建立自治区。“我们必须与他们分开,我们能管理好自己,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人”。当被问及如何重建时,他叹气说,他将自己一生的储蓄都以现金的方式放在家中,这场大火将它们化为灰烬。  (中国网6月21日讯 经龙)

' />
多数国家对吉临时政府仍持观望心态,以进一步验证其控制局势的能力及在民众中的威信

文/梁宏志伊嘉宇

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今年4月推翻巴基耶夫政权以来,该国局势一直不平静,巴基耶夫的南方老家奥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几次规模不等的骚乱。6月10日奥什地区再次发生骚乱,造成严重伤亡,至16日吉官方最新数据显示,骚乱已造成至少179人死亡,超过2000人受伤,吉临时政府总统奥通巴耶娃承认,实际死亡人数将是“数倍”。

从局势发展看,骚乱背景日渐清晰。分析认为,骚乱表面导火索是奥什地区的吉尔吉斯族与人口占多数的乌兹别克族之间发生纠纷,继而蔓延,引发大规模民族冲突和骚乱。实际上,骚乱是巴基耶夫前政府与临时政府之间权力斗争的折射。吉临时政府定于6月27日就宪法草案进行全民公决,为今后临时政府向合法性过渡、平稳执政铺路。但包括临时政府内部政治派别在内,吉各派政治力量在权力分配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分歧。

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6月15日表示,这场骚乱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阴谋,骚乱始于10日晚在奥什同时发生的5起枪击事件,具有针对性且准备充分。吉安全部门负责人称,落网的枪手供认,巴基耶夫的支持者雇用他们向乌兹别克族和吉尔吉斯族人开枪,故意制造矛盾、挑起两族人冲突。吉临时政府副总理阿坦巴耶夫15日说,这次骚乱幕后有精心策划,前总统巴基耶夫之子马克西姆早在4月就开始策划骚乱并提供资金支持。吉临时政府已经要求英国尽快引渡马克西姆。

中亚国家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奥什局势稳定。奥什位于人口众多、族群关系复杂、极端势力活跃的费尔干纳盆地。费尔干纳地处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地区,南临阿富汗,东临中国新疆。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170公里,人口约600万。三国边境线犬牙交错,这里民族众多、交叉居住,族际矛盾时有发生。当地民众以穆斯林为主,分属各种派别,其中不乏极端和激进的宗教派别。“乌兹别克斯坦伊斯兰运动”、“伊斯兰解放党”等都曾把这里作为发展基地,“塔利班”组织也曾在这里招兵买马。2005年5月,乌兹别克斯坦东部、位于费尔干纳盆地的安集延市就发生过极端分子袭击军警机构事件。安集延与吉国此次发生骚乱的奥什、贾拉拉巴德州隔界相望。


目前多数分析仍认为,吉南部局势发展依然可控。骚乱事件发生后,临时政府采取了多项举措,如增强南部地区警力,授权军警在平息骚乱过程中必要时向犯罪分子开火。吉国防部也宣布部分部队进入战争状态,目前各项举措已初见成效。据报道,到6月17日临时政府已基本控制南部骚乱地区局势,并撤回了要俄派遣维和部队的请求。但目前局势仍存在不稳定因素,民心不安,时局发展仍需观察。多数国家对吉临时政府仍持观望心态,以进一步验证其控制局势的能力及在民众中的威信。

俄美等大国以及中亚大国都不愿吉局势失控。骚乱事件发生后,中国、俄罗斯、美国、哈萨克斯坦以及联合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都表示高度关注,并迅速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报道称美俄已就共同促进吉局势稳定进行磋商。在吉有马纳斯基地的美国极为关注吉南部的暴力冲突,美国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布雷克同奥通巴耶娃通电话,讨论了国际救援问题。美国强调,迄今为止美军在马纳斯基地“一切运转正常”。

中国高度关注在该国经商留学以及务工的数千名汉族和维族同胞安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外交部等有关部门协调做好这次撤侨工作,确保中国公民安全回国。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使馆、中国南航等部门紧急行动,开展撤侨工作,截至6月16日共接回1300人。

俄罗斯视中亚为战略后院,高度关注中亚国家局势发展。在骚乱发展过程中,奥通巴耶娃曾两度要求俄派兵协助“平乱”,但俄态度极为谨慎,一再表示奥什地区的骚乱是吉内部冲突,目前不具备使用俄武装力量进行干预的条件。俄于6月中旬派出一个伞兵营前往吉保护坎特军事基地安全,并允诺向吉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但一直未派兵帮助维持秩序。

俄罗斯之所以如此慎重,一个重要原因是,避免给独联体国家和国际社会留下干预吉内政的印象。如果贸然出兵,俄将会面临很大的国际压力,独联体国家也担心俄今后会以此为先例干涉他国内政。另外,尽管奥通巴耶娃对俄友好,但俄对吉临时政府控局能力存在疑虑,此时应邀派兵等于明确支持临时政府。一旦未来吉权力格局发生新变化,俄回旋余地将很有限。因此在吉局势可控的范围内,俄尽量避免直接进行军事干预,当然也坚决反对美国进行间接的军事干预,诸如派遣维和部队等。俄将密切关注局势并间接施以援手,一旦局势失控威胁到其切实利益,俄果断派兵也是可能的。俄总统梅德韦杰夫6月14日曾表示,吉局势对周边地区而言“极度危险,有必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结束骚乱”。

' />

19日在奥什街头,一群乌兹别克族妇女在祈求和平。

美国助理国务卿布莱克。

目前身在英国的小巴基耶夫已获临时避难许可。

美国助理国务卿到访吉尔吉斯斯坦 吉临时政府向美国施压

英国媒体20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当局掌握一段据称是前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之子马克西姆·巴基耶夫的电话内容,指控后者是骚乱背后的“黑手”。吉当局施压美国,要求美方协助引渡遁逃英国的小巴基耶夫。

骚乱发生后不久,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即将矛头指向今年4月被赶下台的前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称后者涉嫌策划制造事端,以图利用混乱局势反扑。但据信流亡白俄罗斯的巴基耶夫否认这一指控。


前总统根基深厚

巴基耶夫出生于吉南部贾拉拉巴德州,曾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任州长,在当地根基深厚。

吉首都比什凯克4月7日发生骚乱,反对派随后成立临时政府。巴基耶夫离开吉尔吉斯斯坦,后宣布辞职。6月10日严重骚乱事件之前,巴基耶夫在吉南部的支持者曾零星发动过数起骚乱。

吉临时政府执法部门负责人、副总理阿齐姆别克·别克纳扎罗夫18日把矛头指向巴基耶夫之子、33岁的马克西姆·巴基耶夫。他说,小巴基耶夫是骚乱策划人。

电话录音提供证据

英国《每日电讯报》20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当局掌握一段电话录音,通话时间是今年5月,通话人之一据称是小巴基耶夫,通话对象是他的一名男性亲戚。

报道说,这段长达40分钟的通话充斥着脏话,其中一段,疑似小巴基耶夫的声音说,“我们需要招募500个恶棍”。

巴基耶夫下台后,吉尔吉斯斯坦临时政府指控小巴基耶夫涉嫌洗钱,向国际刑事警察组织提出协助通缉要求。

获得英国避难许可

英国媒体报道,小巴基耶夫13日晚乘坐私人飞机,突然从藏身地拉脱维亚飞抵英格兰南部法恩伯勒机场,随即遭英国边境局拘留。他的法律代表卡特·拉克律师团18日说,小巴基耶夫向英国申请永久政治避难,英国当局审查避难申请期间,小巴基耶夫已获临时避难许可。

吉临时政府另一副总理奥穆尔别克·捷克巴耶夫告诉英国《星期日电讯报》,小巴基耶夫逃往英国,是因为英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没有引渡协议。


“他们的阴谋失败了”

捷克巴耶夫说,南部骚乱的策划者就是巴基耶夫家族。他说,根据当局掌握的情况,巴基耶夫家族的密谋如下:首先在南部策动种族冲突,一旦临时政府失去对局势的掌控力,骚乱将蔓延至北部地区,“比什凯克也将爆发冲突和杀戮”。

“他们的阴谋失败了。我们认为,马克西姆·巴基耶夫遁逃英国是他们失败的明证。”

不帮忙引渡 你就得撤军

吉临时政府另一副总理别克纳扎罗夫18日要求美国施压英国,帮助引渡小巴基耶夫。

他说,如果美国在引渡问题上不提供帮助,他个人将提请临时政府要求在马纳斯空军基地的美军撤离。

美军马纳斯空军基地位于比什凯克近郊,负责为美军及其盟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提供后勤支持。马纳斯基地的存续,是影响美国、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相互关系的重要因素。吉临时政府指控,小巴基耶夫在为马纳斯基地提供燃料的合同中大肆中饱私囊。

美方尚未对别克纳扎罗夫的要求作出回应。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9日的一番说法耐人寻味。

她说,无疑,巴基耶夫出走后,留下了一批强烈反对临时政府的支持者。


小巴基耶夫叫屈:“我成了替罪羊”

小巴基耶夫则在英国伦敦通过律师发表声明,否认与骚乱有染。

他说,临时政府对他的指控无非是混淆视听,“他们未经调查就指控我,显然他们试图把我当作骚乱的替罪羊。”

根据吉尔吉斯斯坦过渡时期总统萝扎·奥通巴耶娃的说法,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骚乱所致死亡人数接近2000人。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骚乱可能波及100多万人,30万人沦为难民。

这起骚乱事发突然,直接导火索是本月10日晚发生在吉第二大城市奥什的一起群殴事件,但事态迅速扩大,骚乱蔓延至整个奥什地区和贾拉拉巴德地区。

奥通巴耶娃19日在首都比什凯克会晤美国助理国务卿布莱克,讨论当前局势。

在此之前,布莱克访问了吉尔吉斯斯坦邻国乌兹别克斯坦,并在吉南部边境城市安集延走访收容吉尔吉斯斯坦南部边民的难民营。

' />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外电报道,美国一名国务院发言人20日称,美国和俄罗斯两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爆发的暴力事件都非常关心,并称即将举行的全民公投是该国“最高决定”。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称,国务卿希拉里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讨论了他们“共同关心”的吉尔吉斯斯坦暴力事件和民族关系紧张问题。

今年4月7日吉尔吉斯斯坦爆发的反政府抗议迅速演变为暴力,并且扩大到全国范围,最终导致时任总统巴基耶夫流亡国外。从6月10日开始,该国南部又爆发了族裔间的暴力冲突,有媒体称,目前已经造成2000人死亡和上百万人受影响的严重后果。

' />

军人和市民正在拆除一处路障。

中新网6月21日电 据外电报道,吉尔吉斯斯坦官员20日称,在爆发种族冲突后,当局已经逮捕了20名嫌疑人,同时,军方也清除了奥什市街道上的路障。

此次清除路障的行动没有引发新的骚乱,一名警方发言人称,“市中心内所有的路障已被清除。主要道路和街道已经开放交通。”

吉尔吉斯南部最近发生种族冲突引发的骚乱事件,临时政府本月11日宣布,在遭骚乱创伤最为严重的城市奥什及周边三个地区实施紧急状态直至6月20日为止,并在相关地区实施宵禁。但吉国临时政府又在20日表示,将以上地区紧急状态延长至少到6月25日为止。

有媒体报道称,持续多日的吉尔吉斯斯坦骚乱已经造成2000人死亡,40万人逃离家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