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3日电 据路透社3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引述免疫专家的话称,只需接种一剂甲流疫苗就可以达到保护效果,而甲流疫苗迄今被证明是安全的。

专家一直就是该接种一剂还是两剂疫苗的问题争论不休,接种剂量问题对评估所需疫苗总数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反复向全世界人民说明,由25家公司出品的配方不同的甲流疫苗都是安全的。

本周稍早,世卫组织战略咨询专家组(SAGE)对甲流疫苗进行了研究分析。

“SAGE审查了病患接种疫苗后的初步监控报告,未发现不良反应迹象,”世卫发表声明称。

“我们注意到接种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接种普通流感疫苗也会有同样症状,众所周知后者的安全性是相当高的,”声明称。

' />
中新网11月2日电 据美联社报道,在古巴的美国军方发言人克拉布特里1日表示,秉承自愿原则,近期将为被关押在关塔那摩海军基地监狱的囚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克拉布特里表示,甲流疫苗本月内就能运抵关塔那摩,随后狱警及囚犯都将接种。

有观点认为,美国民众应优先于“恐怖分子”接种疫苗。对此,克拉布特里承认,在甲流疫苗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为犯人接种可能会引起民众“情绪化的反应”。但是,美国军方认为,“有责任维护囚犯的身体健康”,除当地医务人员必须接种疫苗外,所有囚犯疫苗接种将本着“完全自愿”的原则。克拉布特里认为,总有一小部分囚犯不会要求接种疫苗,不是因为“害怕打针”,就是因为“不信任军方此举的动机”。

卫生官员建议,医疗人员、边检人员、学生等高危人群应是优先接种甲流疫苗的人群。据报道,目前在美国几个州,关于何时为囚犯接种甲流疫苗的问题已引起激烈争论。

' />
截至昨日,韩国因甲流死亡的患者已达40人,韩国政府正考虑上调甲型H1N1流感警报级别至最高级别,应对国内日益严重的新流感疫情。

韩国联合通讯社1日援引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官员的话说,定于4日举行工作会议,保健福祉家庭部、教育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官员参加,评估现阶段疫情。政府将依据评估情况决定是否上调警报级别。

这名官员说,“不排除”将疫情级别上调至最高级别的可能性,但过早上调“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持谨慎态度”。同时,政府将仔细分析新型流感传播情况,不排除向全国学校下达停课令。

另外,韩国智囊机构1日警告说,甲型H1N1流感迅速蔓延可能重创韩国旅游业和餐饮住宿行业,致使国内生产总值最多减少5.6%。

美国甲流暴发初期病例数被低估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项最新报告显示,在甲型H1N1流感暴发之初的4个月内,最多可能有570万名美国人感染了该病,这一数字比实验室确认的病例数多得多。报告指出,在甲型流感疫情暴发最初的4个月内,经实验室确认的病例数只有几万例,而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数学模型证明,病例数很可能被严重低估。研究人员估计,在今年4月甲型流感首次见诸报端之后的4个月内,美国出现180万至570万例甲型流感病例。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卫生部专家表示,我国流感疫情已提前进入流行高发期和持续快速上升期,近80%的流感病例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流行规模和强度明显高于往年,流行周期将持续到明年3月。

内地确诊4.6万病例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1日表示,甲型H1N1流感疫情正在全球蔓延。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来临,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迅速蔓延,全球已累计报告5000多死亡病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实际发病和死亡人数远远超过报告数。

截至10月31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4.6万余例,其中,重症病例90余例,并出现死亡病例。当前,不少地方流感样病例骤增,许多学校出现聚集性病例,一些地区已进入流感高发期。监测表明,目前病毒尚未发生变异,但近80%的流感病例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今后一段时期,疫情还将继续发展,防控形势将更加严峻。

接种疫苗是有效手段

有关负责人表示,接种疫苗是预防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接种甲型H1N1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对该病毒所致流感可起到免疫预防作用。

临床试验结果和接种工作实践证明,我国国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安全有效的。

截至10月31日,除安徽、江西、四川、重庆等4省(市)外,其他27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开展重要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累计完成接种378.78万人。各地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多为轻型反应,如局部疼痛、红肿,轻度发热和头疼等。除报告1例喉头水肿和1例过敏性休克外(均已得到有效救治),尚未接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当然,疫苗供应能力不足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目前全球超过90%的流感疫苗生产能力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

青少年仍是易感人群

我国自行研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株,通过接种鸡胚、病毒培养、收获病毒液、灭活病毒、浓缩、纯化、裂解等程序制成。生产疫苗用鸡胚供应量、接种鸡胚能力、病毒增殖率、疫苗灌注和包装能力等因素均可影响疫苗生产能力。

截至10月3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8家疫苗生产企业的5291.7万人份甲型H1N1流感疫苗批签发,累计完成批签发3340.7万人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运疫苗2600万人份。

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1日表示,目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高发人群仍以青少年为主,病情依旧温和,我国整体的疫情防控形势仍在可控中。


▲新闻链接

北京推出“儿童清感2号方”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推出防治儿童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方案,并公布名为“儿童清感2号方”的药方组成和服用方法,有发热症状的儿童服用此类中药,可以有效防治甲型流感。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副局长屠志涛1日介绍,北京已要求全市20所设有儿科的中医医院均设置“中医药防治甲流儿科专台”,各专台可以为患儿随时提供治疗儿童流感的10余种中成药和“儿童清感2号方”的饮片和代煎剂。

屠志涛说,“儿童清感2号方”是经过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证实对甲型流感治疗有效的制剂。患儿水煎口服,每日两次,一般服用一个疗程(3天),最快一剂药(即服药一次)就可治疗甲型流感及各种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咽痛或咽喉不利、咳嗽少痰等症状。学龄前儿童服用需减半。

据了解,这份药方由炙麻黄、杏仁、生石膏、金银花、生甘草等多种药物组成。

' />

10月31日,在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一对新人在婚礼上隔着口罩接吻。新华社/法新

在眼下甲型H1N1流感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一些健康专家建议人们尽量避免接吻这种亲昵行为,以降低传染风险。

英国学者近期发现,通过接吻而导致微生物传递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女性可以通过接吻获得一种免疫力,减少日后怀孕时胎儿患病的风险。

潜伏病毒

正如健康专家警告的那样,接吻确实是细菌和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的一种途径。

研究人员发现,在可能通过接吻传递的众多病毒中有一种叫做“巨细胞病毒”。这种病毒平时“潜伏”在唾液中,不会产生什么危害。

但是女性如果在怀孕时感染这种病毒,则会对腹中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令新生儿出现耳聋或脑瘫等先天性缺陷,甚至造成死胎。

英国利兹大学研究员科林·亨德里说,女性获得巨细胞病毒免疫力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通过接吻时的唾液交换。

这项研究成果刊登于10月号《医学假说》杂志上。

获得免疫

英国《每日邮报》10月31日引述亨德里的话说,与同一男性接吻6个月可以使女性对巨细胞病毒产生最佳免疫效果。

他进一步解释说,男女之间的初吻往往都是“点到即止”。由于只有微量巨细胞病毒从男方传递到女方,因此不但不会对女方产生危害,而且会像接种疫苗那样令她体内产生对抗这种病毒的抗体。

随着两人之间关系越来越亲密,他们接吻的“尺度”会越来越大,通过接吻传递的病毒数量也越来越多。女性就这样不断建立起对抗这种病毒的坚固防线。

最后当两人爱情终于“修成正果”,女方怀孕时,她体内的抗体已经足以抵御巨细胞病毒的侵袭。因此,她腹中胎儿被病毒感染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并不“浪漫”

人们一般把接吻看作是热恋中两人浪漫的享受,但科学家的解释却令这种“浪漫”的感觉大打折扣。

过去曾有学者指出,接吻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对下一代的“质量控制”:人们通过接吻从对方唾液中“解码”多种信息,如生殖能力、健康状况以及基因好坏等。

这种观点虽然得到一些专家支持,但亨德里和他的研究团队却不这么认为。

亨德里在论文中写道:“人们只需要通过一些亲密的肢体接触就能了解到对方一系列身体信息,如体味、生育能力、健康状况、身体和口腔卫生情况等。”

他说:“接吻所带来的少量额外信息并非促进人类进化的动力。”(张钊)

' />
世界卫生组织疫苗专家28日开始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世卫组织将根据会议讨论结果发布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新指针。

世卫组织一名发言人证实,由15名各国专家组成的战略咨询专家小组正在日内瓦碰面。路透社报道,专家小组会后将向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提出甲型流感疫苗相关的建议,包括哪些人群应该接种疫苗、疫苗需求量等。

陈冯富珍将在专家意见基础上,于下周发布应对甲型流感新指针。

报道说,世卫组织有关甲型流感疫苗新指针将影响制药工业的投资决定及各国政府采购和接种疫苗政策。

这一专家小组成员来自英国、美国、中国、中国香港等13个国家和地区,组长为英国免疫学专家戴维·索尔兹伯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