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际> 环球要闻 > 正文

美华媒:伊战十年损人不利己 美国只能冷处理

www.fjnet.cn?2013-03-25 12:08? 花俊雄?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美华媒:伊战十年损人不利己美国只能冷处理

图为2012年2月1日,伊拉克巴格达,伊拉克联邦警察学院举行了毕业典礼,300多名警务人员经过60天的培训课程顺利毕业。在毕业典礼上还上演了精彩的警察技能展示。在危机四伏的伊拉克街头,伊拉克警察担负着与其他国家警察完全不同的困难而危险的任务。

中新网3月25日电 美国《侨报》23日刊文指出,美国对于伊战十年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这说明十年前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实在乏善可陈。面对这个既损人不利己的双输战争,华盛顿唯有冷处理。

文章摘编如下:

十年前乔治·布什政府以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于3月20日凌晨5时34分对伊拉克发动攻击。4月9日,美军进入巴格达,拉倒萨达姆铜像。5月1日,布什在返航的林肯号航母高调宣布“任务完成”!

在“任务完成”后十年的3月20日,华盛顿对于伊战10年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而是冷处理。小布什和前副总统切尼都保持低调未发表声明,奥巴马也只有简单的向伊战的战士致敬。之所以如此处理,想必是华盛顿觉得十年之后再来回顾伊战,实在乏善可陈。

伊战是在谎言的基础上发动的,从2003年4月9日,美军进入巴格达到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为止,长达8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美方始终没有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为此,美军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共有4,488名美军丧生,3万多人受伤。花费2万亿美元,今后40年为伊战伤残士兵的医疗及其他给付更多达6万亿美元,付息将达3.9万亿美元。

有人认为,布什家族及切尼与石油业都有紧密的连带关系,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通过战争建立在伊拉克的强势地位,掠取石油。在伊战前后几年中,伊拉克所产原油其实从未超过美国原油供应量的5%,战前5年,美国平均每年从伊拉克进口的原油约2.1亿桶,战后10年间,这一数字却下降到1.9亿。可见从掠取石油资源来看,所费不赀的伊战也是得不偿失。

因此,盖洛普民调在最初几个月里,伊战支持率高达70%,最近的民调却有53%认为伊战是错误的。

如果伊战对美国而言不堪回首,那么对受害者伊拉克尤其是伊拉克人民而言又如何呢?

对于伊战期间伊拉克平民伤亡的人数一直存在着争论。2006年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公布,约65万伊拉克人死于战争。英国《观察者》杂志2007年报道,超过120万伊拉克人在伊战以来各种冲突中丧生。伊战造成280万人流离失所,80万儿童丧失父亲或母亲,或父母俱亡。迄今每年约有4000至5000平民死于暴力活动。因此在反伊战的大规模抗议示威中,人们高喊“Bush Lie People Die”是于实有据的。

美国在伊战中使用了如白磷弹、贫铀弹等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的武器,造成有心脏缺陷、大脑功能障碍、四肢畸形等疾病的畸形儿童增多了60%。由于约有17,000名医师因战乱出逃伊拉克,使这些畸形儿获得医疗的机会更少。

美国打伊拉克的另一借口是,铲除萨达姆独裁政权,帮助伊拉克人们建立一个民主自治政府。萨达姆政权是被推翻了。萨达姆于2003年12月13日被抓获了,并于2006年12月30日被处以绞刑。但是,没有萨达姆之后的伊拉克真的建立了民主自治政府了吗?

在被称为“刺刀下的民主”的伊拉克政府效率低下,贪污腐败盛行,在全球174个国家的腐败排名中,伊拉克位居第169位。高压的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换来的是政治割据,教派争夺,基础设施崩溃,民生凋敝,暴力丛生,安全难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23%的伊拉克人处于极端贫困,年轻人失业率高达30%,30%以上的人没有获得供水服务。就在伊战10年的3月19日,发生了20多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造成50人死亡,200余人受伤。今日的伊拉克 人民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谈不上,遑论其他。

面对这个既损人不利己的双输战争,华盛顿唯有冷处理。(花俊雄)

  • 责任编辑:陈玮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页面无法找到_申博体育_现金赌场app下载--在线*官网@
 
页面没有找到,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