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首页> 党政网群> 网上博物馆 > 正文

浙江嵊州根雕传承路:政府艺人联心 演绎“小城大艺”

2019-01-21 11:08:54?项菁 葛晶?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吴静  

  图为嵊州根雕 葛晶 摄

中新网绍兴1月20日电(项菁 葛晶)一双粗糙的大手,几把锋利的刻刀,再加上一番巧妙构思,便使枯木再逢春……千年剡溪,地处浙江东部的丘陵地带,伴随着悠悠文明史,根雕艺术在两岸生根发芽。

如今的嵊州根雕,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浙江省重点传统保护项目,近几年来,嵊州根雕获浙江省级以上奖项200余次,其中国家级金奖超过60次,在根雕艺术界享有“中国根雕看浙江,浙江根雕看嵊州”的美誉。

然而,在沉甸甸的荣誉背后,千年古艺也曾经历传承人断代的“阵痛”、推广无门的“迷茫”……

  图为嵊州根雕 葛晶 摄

传承之路跌宕起伏

嵊州根雕,历史悠远,因与“雕圣”戴逵的邂逅,其最早可追溯到东晋。

东晋学者、雕塑家、中国古代造型艺术大师戴逵中年从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州西南)徒居浙江剡县(今嵊州西南),因爱慕剡县山水,即居住于剡地,且终老,将嵊州根雕的基因根植于此。

发展至明代,根雕技艺已在嵊州民间流行。不过,当时的根雕人仅局限于自我封闭式创作,作品间缺少交流,传承方式也仅是单一“老师傅教,小徒弟学”的闭门授技。

  图为嵊州根雕 葛晶 摄

因此,彼时古艺术的传播与普及也仅停留在嵊州民间,碍于传播途径有限、艺人数量有限,使得嵊州根雕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向外传播度不广,其技艺并未被广为知晓。

直至改革开放的到来,嵊州根雕发展才迎来第一次跨越。

1980年,浙江省嵊县(今嵊州市)工艺美术工厂木雕车间迎来了一批致力于根雕开发的艺人,领头的老师傅是年过八旬的周喜与其徒郑剑夫,跟随他们创作的还有袁水法、吴筱阳、王汉营等人,这批年轻人成为了现代嵊州根雕的“探路者”。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2年后,出自他们之手的“仕女”“弥勒佛”等作品被送往意大利展销,嵊州根雕自此扬名海外。

然而,正当嵊州根雕人们将工艺美术工厂视为集体创作的舞台之时,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结构转型潮逐渐到来,工艺美术厂最终转制解体。

曾经的“探路者”只得各自散落,根雕的创作重新退回“匠人作坊”模式,随着郑剑夫等人年纪渐长、年轻根雕人培养未能形成新的规模,在经历80年代的“高光时刻”后,嵊州根雕发展又一次进入低谷。

  图为嵊州根雕 葛晶 摄

政民合力重燃“新世纪之火”

风雨侵蚀,就像大自然的画笔,在数百年的根材上留下了第一无二的痕迹。中国木雕艺术家、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兴国说,根雕的独到之处在于“一材一艺”,正因每块根材形态不同,也就无法创作出两件完全一致的作品。

也许,正是这份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催生了嵊州根雕人对艺术的执着,进入新世纪后,根雕艺术之火再次在嵊州燃起。

2005年,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嵊州艺术村建设成立,吹响了嵊州根雕新一轮集体发展的“集结号”,这座位于市中心,由占地近40亩、建筑面积22622平方米的老厂区改建成的“艺术之村”迅速吸引了众多嵊州根雕艺术家和根雕从业人员。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嵊州,有将近1000人直接从事根雕产业,近乎占据全中国根雕从业人员的十分之一。

不仅如此,嵊州根雕人还在促进着培养机制的完善。“坦率地讲,以往我们的根雕人大都文化程度不高,这体现了国内主流艺术领域对根雕还不够重视。”郑兴国说。

而今,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及嵊州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等国内高校都已制定了“根艺”方向的育才计划。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执行会长周郑生表示,随着中国根雕艺人队伍的愈发庞大,根雕在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地位将更为重要。

“环保艺术”青年接棒

从单纯的枯根柴枝到古沉木雕;从枯柏残木到根抱石雕;从单个形象到百个人物群雕;从貂蝉、西施等古典仕女到樵夫、渔翁等劳动群体……

随着时代的变迁,嵊州根雕也在不断创新。题材越来越广,形象越来越活,变化越来越新,手法越来越奇,开掘越来越深,紧跟各时代审美的步伐。

与此同时,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环境下,变“废”为宝的根雕,以其“绿色”属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据介绍,目前,嵊州市从事雕刻行业的人员已增长至3000余人,根雕艺术开始在年轻一代中掀起热潮。

“如今,根雕除艺术以外的价值被更多人看到,‘根艺’要借此东风,更好地在年轻一代中传承和发扬‘环保艺术’。”周郑生表示,经过多方推动,近些年来,国际根雕展、中国根雕艺术大赛、根雕艺术创意园等传承形式“遍地开花”……

比如,首届中国(嵊州)“雕圣杯”根雕大赛就于前几日在嵊州落幕,来自中国18个省(市、区)的153名选手参与其中。嵊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启富表示,“以赛传承”的方式是古老艺术走进现代年轻人视野的一种尝试。

大赛和展会亦为年轻根雕人们搭建了共同进步的平台,“80后”嵊州根雕艺人陈炉钢说:“参赛、参展者都年龄相仿,相互的交流可以碰撞出更多火花,同样也在激发各自的潜能,创作出更新颖的作品。”

“我们鼓励年轻人多走出去参展、参赛,让变‘废’为美的千年根雕艺术,为世界瞩目。”周郑生如是说。(完)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