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漳浦剪纸技艺历史悠久,以阳剪为主、阴剪为辅,构图丰满,风格细腻雅致,并发展了独特的“排剪”技法,代表性艺人、曾经的“四大花姆”名扬海内外。在构图的连接性、技法的细腻性、风格的多样性和处变的适应性等方面,漳浦剪纸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性。 2006年,漳浦剪纸被确定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0年,漳浦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子项,入列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剪纸南方派的代表。 漳浦剪纸的魅力,透过日前举办的福建剪纸国家级传承人精品展,得以再度向观众呈现。作为目前福建仅有的两位剪纸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陈秋日展出的数十幅精品,让人感受到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新时代中国剪纸艺术的光辉。 更重要的是,在她的身后,是漳浦拥有近千人的剪纸作者队伍,老、中、青、少,正各显神通。他们的多元化,使漳浦剪纸持续活跃在大众视野,技艺传承保持良性循环。日前,记者走近几位代表性剪纸艺人,感受这一传统技艺的无限生命力。 传承+培养 打造新一代剪纸中流 陈秋日创作的《百猫图》,50厘米见方的纸面上分布着100只形象各异、憨状可掬的小猫。东南网记者 陈志远 摄 走进陈秋日剪纸艺术馆,上百幅作品应接不暇——《百猫图》《百牛图》《母子情》《年年有余》《春醉》等,构图圆满匀称,剪工精湛细致。比如《百猫图》,仅0.5米见方的纸面上,100只小猫惟妙惟肖,身上的绒毛都精细入微,让人啧啧称奇。 14岁起,陈秋日即师从“四大花姆”之一的陈金,继承后者纤巧细腻的手法,又承袭“八闽第一剪”、另一位“花姆”黄素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50多年的艺术生涯,她不断创新实践,在前辈肩膀上自成一家。 据陈秋日介绍,《百猫图》是她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灵感源自著名的“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作品中,猫绒毛的处理,正是漳浦剪纸排剪技法推向极致的展示。 排剪,即在有限画面里成排成排地剪,可以剪出非常细的、类似毛边的形状,要求尖如麦芒、细如亳发。这一高难度技法由早期的漳浦剪纸艺人借鉴传统刺绣手法创造。在塑造羽毛、鱼鳞、花瓣等造型时,排剪使画面丝丝入扣、栩栩如生、更具质感。 陈秋日说,漳浦剪纸最大特点是“得意·忘形”,不拘泥既定形象,不受美术空间限制,重在写意。得益于多年在县文化站的工作经历,她有机会协助全县剪纸调查工作,下乡挖掘剪纸老人,对剪纸的研究和创作都颇有心得。1983年起,她多次被选派出访国外,参加中外文艺交流。 陈秋日与儿媳陈燕榕交流剪纸技艺。东南网记者 陈志远 摄 在成就和荣誉面前,作为漳浦剪纸艺术新一代的领头人,陈秋日更把传授剪纸艺术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致力于培养新人。多年来,她以漳浦县老年大学、职业中专学校、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文化馆等单位为培训基地,培训了数千名剪纸爱好者,许多人成为第三代剪纸艺人中的佼佼者,为漳浦剪纸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创新+课堂 助推文旅有机融合 游金美向记者展示她创作的剪纸作品。东南网记者 陈志远 摄 游金美剪纸工作室里,最吸睛的作品莫过于漳州八景图样。 “从小我就喜欢剪些漳浦的民俗文化、名人古迹。”出身于剪纸世家,漳浦剪纸第三代传承人游金美自述8岁就开始摸索剪纸,陈秋日是她的姨妈,也是她的老师。“一开始学‘排剪’,怎么都不得要领,后来经过姨妈的悉心指导,才逐渐上手。” 初心难改,从业30多年,游金美坚持用剪纸记录家乡的一草一木、日新月异,“漳浦剪纸剪漳浦”是她的创作理念。谈及剪纸对自己的影响,她说:“我不善言辞,只能通过剪刀,将内心的想法投映成纸上乾坤。” 2016年,游金美开设公益课堂传授剪纸技巧。授课中她意识到,传统形式的剪纸教学,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难以适应不同进度的学员,也难以完全激发学生的个人创造力。 游金美创作的《十二生肖立体剪纸》之“鸡”。东南网记者 李姗姗 摄 为此,她耗时一年,设计出一套注册了专利的十二生肖立体剪纸。这套剪纸让学生能够在基本的图样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依据个人喜好去补充剪纸的细节。游金美表示,希望通过这种剪纸创新形式,培养学员们的专注力、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游金美的剪纸创新不仅仅在于艺术形式,更开拓了传播渠道。她的工作室设有剪纸课堂,年均接待游客逾2000人次。她将漳浦剪纸与文旅相结合,让游客亲手体验剪纸的乐趣,完成后的剪纸即可作为伴手礼带走。这样一来,不仅传递漳浦剪纸的文化魅力,更让剪纸作品主动“走”出去。她还与现金赌场app下载:的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开发剪纸衍生产品,让剪纸元素深入日常。 品牌+运营 力促艺术走向产业 在老一辈剪纸艺人的培养带动下,漳浦剪纸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如今第四代传承人已初露峥嵘。他们大多是85后,比起“自娱式”创作的前辈,这一代人更加注重培育品牌,力促剪纸从艺术走向产业。 曾婧正在剪纸。受访者供图 师从第三代漳浦剪纸传承人张峥嵘的曾婧,同前辈们一样,学会拿笔前就先学会了拿剪刀。对梦想的追求,让她辞去在金融机构的工作回乡创业。2018年,她创立了“曾婧创馨”剪纸工作室,带领起一支85后团队。 曾婧的发力方向,是现代家居装饰、节庆伴手礼等,通过电商的精准营销,她的漳浦剪纸作品已经覆盖整个福建。 “曾婧创馨”推出的DIY活动文创产品。受访者供图 与前辈相似,“曾婧创馨”在剪纸图样设计和纸张材质上也进行了创新。一方面,图样设计更加新潮、更贴近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另一方面,在产品技艺水平和载体上都做出了提升。 曾婧认为,剪纸不应只囿于“纸张”这一传统载体。她说:“剪纸作为一种非遗文化,纸只是承载文化的媒介之一。表现这一文化可以有很多形式,除了常见的纸,树皮、布、铁片等都可以用来表达。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材料也可以成为剪纸艺术的承载物。” 打造漳浦剪纸品牌文化,需要翻越人才招募、市场开拓两座大山。当下,剪纸不乏喜爱之人,但缺少愿意以此为职业的专业人才。“市场就是这样,看不到可观的利润,人才就容易流失。此外,如何保持业务的连贯性,也是打造漳浦剪纸文创品牌最关键的点。” 尽管如此,曾婧和她的团队依然充满信心:“我们的剪纸品牌还处于发展初期。初期最辛苦,因为开拓市场难免碰钉子,但订单没有断过,这就是一个好兆头!”(东南网记者 李姗姗 陈志远 通讯员 邱枫) |
漳浦剪纸第三代传承人游金美的剪纸创新不仅仅在于艺术形式,更开拓了传播渠道。她的工作室设有剪纸课堂,将漳浦剪纸与文旅相结合,让游客亲手体验剪纸的乐趣,完成后的剪纸即可作为伴手礼带走。她还与现金赌场app下载:的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开发剪纸衍生产品。
第四代传承人曾婧创立了剪纸工作室,带领起一支85后团队。她的发力方向,是现代家居装饰、节庆伴手礼等,通过电商的精准营销,她的漳浦剪纸作品已经覆盖整个福建。
“剪纸作为一种非遗文化,纸只是承载文化的媒介之一。表现这一文化可以有很多形式,除了常见的纸,树皮、布、铁片等都可以用来表达。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材料也可以成为剪纸艺术的承载物。”——曾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