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总台专访丨援华抗战国际友人柯棣华家人:将继承国际主义精神
www.fjsen.com 2025-09-02 08:54: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193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印度医生德瓦卡纳特·桑塔拉姆·柯棣尼斯跟随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为了表达援华抗战的决心,医疗队的队员特地起了带“华”字的名字,柯棣尼斯取名为“柯棣华”。在中国的四年时间,柯棣华不辞劳苦救死扶伤。1942年,年仅32岁的柯棣华病逝,长眠于中国。

在即将于9月3日举办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上,柯棣华的家人将应邀出席。他们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希望继承柯棣华的国际主义精神,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作出努力。

柯棣华侄女 苏曼加拉:我们很荣幸,我儿子和他的家人,有机会作为代表团成员访华,参观柯棣华医生在中国工作、牺牲的地方。中国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将举行盛大的活动。我们十年前参加过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苏曼加拉的先生博卡也是一位医生,他曾和家人一起访问中国,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对柯棣华医生的爱戴。

柯棣华的亲属 博卡:我们去河北省葛公村曾经的战争前线时,希望找到曾经见过柯棣华医生的人。这位中国老人应该已经八九十岁了,他给我们讲述了这位伟大医生的故事。他边讲边哭了起来,我们听不懂中文,但看到他哭得伤心欲绝,所以你可以理解,柯棣华医生是多么受人爱戴。

1942年7月,柯棣华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夏,柯棣华的癫痫病发作。由于抗日根据地医疗条件太差,有人曾劝他去延安或回国治病,他却不顾危险留下工作。

柯棣华的亲属 博卡:这是一个国际主义精神应如何延续,邻国在危急时刻应该如何相互帮助的故事。我们希望柯棣华的精神永远存在。

柯棣华侄女 苏曼加拉:我们应该传承柯棣华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各国应努力追求和平与和谐,保持同情心,以友好方式解决冲突。唯有如此,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吴静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