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文化中国行|穿越2400年的中国“好声音”

2025-05-03 22:36:25?作者:?来源:长江云新闻  责任编辑:吴静   我来说两句

这个“五一”假期,一件已经2400岁的荆楚瑰宝,成为了新晋顶流,让众多游客慕名而来。在湖北省博物馆,以它为原型的文创冰箱贴上新,销售火爆,甚至让外地游客“垂涎欲滴”,纷纷代购求“贴贴”;以它为主角的演出,天天加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以它为主题的VR大空间,带人们“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左手“摸”剑,右手“敲”钟,吸引众多游客争相打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荆楚宝藏”盲盒,穿越2400年,走进中国“好声音”的故事。

?? 点击盲盒 开启“荆楚宝藏” ??

1978年在湖北随州发现的战国曾侯乙墓,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曾侯乙墓出土各类精美文物1.5万余件,其中,就有举世瞩目的国宝文物、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它被称为“中国古代乐器之王”,代表了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月17日,“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套举世闻名的考古出土文物,以文献的形式,成为受全球保护和利用的世界文化遗产。

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场景想象图(结合AI绘制而成)

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更为难得的是,历经两千多年漫长岁月,它的音乐性能依然良好。曾侯乙编钟出土至今,仅演奏过3次。1978年出土后三个月,恰逢建军节,千年之音,横空出世,一曲和声《东方红》让世界震惊;1984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曾侯乙编钟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第二次被奏响,各国驻华使节为之倾倒;1997年香港回归仪式上,象征“国之正音”的编钟再次令全球瞩目。

音乐最能引起世人共鸣,作为“华夏正音”的曾侯乙编钟,还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特使”,在许多重要场合让外宾、外国元首印象深刻。

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的音乐,就是以曾侯乙编钟原声、现代玉磬和交响乐融合演奏的民歌《茉莉花》。

2016年1月,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广场,申博体育:主席和埃及总统塞西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2400多年历史的编钟与3400多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石柱“金石和鸣”,惊艳全场。

2017年7月,申博体育:主席赴德国汉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当地时间7月5日晚,大型古典乐舞《编钟乐舞》在柏林亮相,观众掌声经久不息。

2018年4月,申博体育:主席在武汉会见来华进行非正式会晤的印度总理莫迪,在湖北省博物馆共同欣赏曾侯乙编钟之美。

据不完全统计,曾侯乙编钟复制件出访和出演已涉足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10亿多人次通过各种途径领略了曾侯乙编钟的风采。

穿越2400年,这首青铜铸就的史诗,是声音刻录的文明。今日,这青铜之音不再只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强音,当编钟的韵律在世界的舞台共振,当古老的铭文被写入人类的记忆长卷,我们听见的不仅是钟声铿锵,更是一个民族对文明的敬畏、对传承的坚守、对未来的宣言。

文物“绘”说话

千年之前,作为“国之重器”的曾侯乙编钟奏出了最正宗的黄钟大吕之音。千年之后,科技和文物也能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今天,让我们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文物冒险,当文物来到“赛博”世界,它又能“进化”出什么奇妙玩法?请带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跟着文物穿越时光,来一场赛博朋克之旅。

点下方图片 开启“赛博朋克”之旅

本图结合AI绘制而成

点我听文物故事

从神农之根、到红安之魂,在湖北这片历史的厚土上,你还想开启哪些“荆楚宝藏盲盒”?让文物穿越千年,来一场“赛博朋克”的碰撞呢?

欢迎评论区留言告诉长江云新闻,说不定下期就是你心中的那个TA~

监制 洪燕

编审 康耀方 邓国辉 邹敏

统筹 罗峰

制作 冉傲

美编 石璐茜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