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现金赌场app下载:|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十三五”,这5年】中部崛起势头强劲再上新台阶

2020-10-30 09:11:50?熊 丽?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图① 10月15日,工作人员在衡阳南站对湖南衡阳首趟中欧班列做发车前的检查。

罗 盟摄(新华社发)

图② 湖北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技术工人在生产线上加工出口产品。

王 虎摄(中经视觉)

图③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能源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汾河也重现昔日美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梁 婧摄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国土面积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重要。“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中部崛起再上新台阶。

中部地区加快追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2006年4月,《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的印发,标志着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正式实施。10年间,中部地区经济迅速发展。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对中部地区提出了“一中心、四区”的战略定位:即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

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看来,中部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用好了,可以“左右逢源”。向东,可以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向西,可以挖掘西部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腹地。

“‘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在进一步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上又有了明显改进。”高国力认为,5年来,中部地区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体系的总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以“一带一路”为抓手,中部地区依托特色优势,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吸收外资的数量不断增加,投向的领域也更加优化。

新时代,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在此叠加。例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属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安徽还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河南、山西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2019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3%,快于全国1.2个百分点,在四大区域板块中增速继续居首,有力支撑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重大国家战略覆盖了中部六省,对中部地区来说是一个重大机遇。”高国力表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中部地区内部的整体黏性还不强,一些省份往往选择就近融合。他认为,中部地区具有产业合作互补的巨大潜力,中部六省之间还应进一步加强彼此的经济联系,打造要素流动密切、资源配置高效的内生型经济体系。

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

“十三五”期间,中部地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下更大功夫,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湖北着力调结构促转型,大力推进“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2019年“芯屏端网”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

——江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抢抓机遇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2019年航空、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营业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时,纵深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快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战略使命。2019年,安徽的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原创性、首创性科技成果和产品获得重大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

——湖南多措并举优化经济结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0%左右,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加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增速超过30%。

——山西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加快,2019年退出钢铁产能175万吨,关停淘汰焦炭产能1192万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非煤工业、制造业增速快于煤炭工业,工业结构反转呈现良好态势。

——河南重点培育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等十大新兴产业,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5个和2个百分点左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认为,“十三五”期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体现出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稳中较快,为全国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尤其是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除湖北特殊原因外,其他省份经济发展的韧性更加凸显;二是稳中有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中部地区的先进制造业、数字产业、新材料、医药研发、海洋工程、文化产业等呈现亮点频发、多点沸腾的良好局面;三是稳中向优,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协同的局面逐步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稳步扩大,为“十四五”时期成为双循环新格局的关键区域奠定了雄厚基础。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日前,国务院印发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继河南、湖北之后,中部地区的自贸区再添两席,在全国21个自贸区中占近1/5。

从战略定位来看,湖南自贸区将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和内陆开放新高地;安徽自贸区将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内陆开放新高地。

“湖南、安徽自贸区的设立,对于更好发挥中部的资源、土地、劳动力优势,形成新的开放促改革,激活新发展活力意义重大。中部地区高水平开放平台的打造,可以更好发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空间枢纽功能,为打造具有全国和世界意义的供应链枢纽、产业链集群提供更好的制度基础。”马庆斌说。

不沿边不靠海的中部地区在“十三五”期间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除4个自贸区外,中部地区还拥有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这是全国第三个、中部首个国家级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数据显示,2019年,湖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342.2亿元,同比增长41.2%,增速居全国第一,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至8月,江西外贸进出口271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9%,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一,疫情之下实现了逆势增长;河南加快“空中丝绸之路”建设,2020年上半年,河南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实现634.4亿元,同比增长27.9%。

马庆斌认为,未来中部崛起将呈现新的态势,产业链将更加现代化,开放型经济更加具有法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特征。“未来的中部,将是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新技术新产业竞争合作的新舞台,并将成为高水平承接东部产业的高地,以及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重要来源地。”

在高国力看来,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日新月异,对外开放对自然区位的依赖度在下降,中部地区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未来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综合配套能力和承接能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