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羌城里的奋斗之歌(脱贫攻坚高原行)
2020-08-06 09:46:04?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李雅兰 |
激越高亢的《中国古羌城》歌声中,高大的城门缓缓打开,巨幅羌红在云梯上翻飞,舞动出茂县各族儿女脱贫奔小康的火热情怀……这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中国古羌城开城仪式上的场景。 茂县是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也是羌文化核心保护区。2008年汶川地震,茂县境内的羌族碉楼、村寨等遭受毁灭性破坏。如何抢救性保护濒危的羌族文化遗产?为此,茂县整合国家灾后重建项目资金6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羌文化集中展示区——中国古羌城。 走进羌绣非遗传承工作室,只见羌绣非遗传承人胡春莲两手走针引线、上下翻飞,聚精会神地做着绣品。 胡春莲是一名尿毒症患者,重病让她的家庭不堪重负,为了使她家能够摆脱贫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绣传承人李兴秀决定收她为徒。在李兴秀的精心指导下,胡春莲踏实肯干,深钻细研,用灵巧的双手和辛勤的劳作绣出了幸福生活。 羌绣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如今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宝贵资源。为了带动身边兄弟姐妹脱贫,也为了传承技艺,近些年李兴秀先后收了43个徒弟。她无偿举办羌绣学习班,只要爱好这门手艺,就可以来学习。 走出羌绣工作室,忽闻笛声悠扬,羌笛传承人何王金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吹奏。何王金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笛演奏与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了传播好羌笛文化,他在这古羌城中持续开展教学、展演、文化交流等活动。 在古羌城景区,像李兴秀、何王金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很多。景区给了他们舞台,他们也鼓足干劲、努力拼搏。 为了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也为了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景区加大投入,为脱贫攻坚提供更多支持。据介绍,自2013年开放以来,景区已吸纳贫困户、低保户、失地农民426人次就业,人均年收入达2万余元。此外,景区还管理着全县60个村的集体资金,每年提供集体分红,助力脱贫攻坚。 感恩之心化作动力(记者手记) 2008年汶川地震让茂县遭受重创,在党中央的关心支持和兄弟省份的无私援助下,茂县人民抚平伤痛,重建家园,迎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特殊党费援建的中学命名为“七一民族中学”,武警部队援建的中学命名为“八一中学”,主干道名为“晋茂大道”——是为感恩山西援建之情……采访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地群众内心涌动着的感恩之情。 如今,这份情感正源源不断地化为拼搏动力。在脱贫攻坚的各个战场上,茂县各族干部群众正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想到一起,干在一处,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